传感技术与RFID在血液管理分析运用

由于血液管理对于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针对血液管理分析提出了将传感技术与RFID技术结合后应用于其中的想法。简要介绍了RFID传感器标签的设计,分析了将其运用于血液管理分析后对加强流程监控、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处,并主要从血液的出入库管理、跟踪管理、质控管理三个方面详细描述,阐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提要】由于血液管理对于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针对血液管理分析提出了将传感技术与RFID技术结合后应用于其中的想法。简要介绍了RFID传感器标签的设计,分析了将其运用于血液管理分析后对加强流程监控、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处,并主要从血液的出入库管理、跟踪管理、质控管理三个方面详细描述,阐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1引言
    
     传感技术与RFID的融合运用还刚刚起步,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大国与消费大国之一,应牢牢抓住这一机遇,自主探索,推动本土RFID产业的发展,提升社会信息化的水平。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的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被列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重要产业和应用技术之一。
    
     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效率的提升和错误率的减少,促使RFID技术成为医疗行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切人点[1]。同时,RFID正逐渐与传感技术融合,朝着构建一个无所不在、能被人们随时感知的“传感网络”的方向迈进,给医疗用品管理,特别是血液管理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用RFID融合传感技术监控血液质量、追踪血液供应流程,将更有利于保障用血安全[2]。
    
     目前,德国Saarbruecken医院血库供应的血液已经加入RFID技术进行规范管理,保证了所供血液的正确数量与正确匹配,而我国还鲜见有将RFID技术用于血液管理的实例。
    
     2RFID融合传感技术用于血液管理的可行性
    
     血液管理业务的一般流程为:献血登记一体检一血样检测一采血一血液人库一在库管理(成分处理等)一血液出库一医院供患者使用(或制成其他血液制品)。在这一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包括献血者的资料、血液类型、采血时间、地点、经手人等。大量的信息给血液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又加上血液是一种非常容易变质的物质,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血液的品质即遭破坏,所以血液在存储和运输途中,质量的实时监控也十分关键。RFID与传感技术便是能解决以上问题、有效助力血液管理的新兴技术。
    
     RFID技术能够为每袋血液提供各自唯一的身份,并为其存人相应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后台数据库互联,因此,血液无论是在采血点,还是在调动点血库,或是在使用点医院,都能全程受到RFID系统的监控,血液在各调动点的信息可以随时被跟踪出来。以往的血液出人库费时、费力,使用前还需要人工进行信息核对,采用RFID技术后,无须精确定位就能大批量地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传递、核对与更新,加快了血液的出人库识别,还避免了人工核对时常出现的差错。而RFID的非接触识别特性还可以确保血液在不会受到污染的条件下进行识别和检测,减小了血液受污染的可能性,它还不怕灰尘、污渍、低温等,能够在存储血液的特殊环境条件下保持正常工作工作。
    
     传感技术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它能够实现数据的采集量化、处理融合和传输应用。通过传感器对血液环境温度、密封状况和振荡程度等的实时监测和采集,再通过系统对感知信息的及时处理与反应,能够有效避免血液的变质,保障血液的质量。
    
     将RFID与传感技术融合起来,运用既能提高识别效率、实现信息跟踪,又能实时监控物品质量的RFID传感器标签,便能够真正实现血液管理的智能信息化。
    
     3RFID传感器标签的设计
    
     RFID传感器标签主要由微控制单元、传感单元、射频单元、通信单元、定位单元和供电单元组成,如图1所示。


传感技术与RFID在血液管理分析运用

图一


          
          
     3.1微控制单元
    
     微控制单元由嵌人式系统构成,包括嵌人式微处理器、存储器、嵌人式操作系统等,还集成了看门狗、定时/计数器、同步/异步串行接口、A/D和D/A转换器以及I/O等各种必要功能和外部设备。该单元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负责整个芯片的任务分配与调度、数据的整合与传输,进行无线数据验证,完成数据的分析、存储和转发,区域内网络的路由维护,芯片电源的能耗管理等。
    
     3.2传感单元
    
     传感单元主要由传感器和A/D转换器组成。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敏感元件采集外部需要传感的信息,将其送人转换元件,后者完成将上述物理量转化为系统可以识别的原始电信号,并通过积分电路、放大电路的整形处理,最后经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送人微控制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
    
     考虑到血液存储与运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本传感单元包含了对监测区域内温度、压力、感光、振荡等多项物理信号测试的功能。
    
     3.3射频单元
    
     射频单元控制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并选择运用空分多路、时分多路、频分多路和码分多路等存取方法实现多目标同时识别与系统防冲撞机制。
    
     3.4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用于数据通信,解决无线通信中的载波频段选择、数据传输速率、信号调制、编码方式等,并通过天线进行芯片与读写器问数据的收发工作,具有数据融合、请求仲裁和路由选择等功能。
    
     3.5定位单元
    
     定位单元实现芯片自身位置的定位以及信息传输方位的定位。基于无线传输协议,如IEEE802.15.4标准和ZigBee协议等。定位算法可选用基于测距(如信号强度测距、时间差测距等)或不基于测距的方法(如质心法、DV―Hop算法等)。
    
     3.6供电单元
    
     RFID传感器标签有无源、半无源和有源之分。无源标签不需要芯片内置电池,它通过提取读写器发出的射频能量来维持工作。半无源和有源标签都需要内部电池供电来维持正常的传感与射频工作。考虑到血液管理中对血液制品的实时监控需要保证其持续、正常的能量供给,因此加入了供电单元,设计为半无源或有源标签[4]。
    
     在这一部分中,通过合理的设置芯片的接收、发射以及待机状态,可以解决好能量消耗与传输可靠性的问题,有效延长芯片的使用寿命。
    
     4RFID传感器标签在血液管理中的应用
    
     主要从血液出入库管理、血液跟踪管理、血液质控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指出RFID融合传感技术在血液管理中的有效作用。
    
     4.1血液出入库管理
    
     4.1.1血液入库
    
     工作人员将血袋放在传送带的人口处依次传递,传送带的底部安装有RFID读写器,当血袋上粘贴的RFID传感器标签进入读写识读范围时,标签上的信息被读出,经中间件过滤后传向后台数据库,同时系统将血液类型、种类、规格等信息显示在传送带出口处的屏幕上,工作人员根据显示的内容,将血液分别放人指定的储存托盘内。
    
     根据识读出的血型、种类、规格、数量等,后台系统进行血库中货位的识别,寻找现有的符合规格与数量的空货位。这一步骤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在每个货架上粘贴一个RFID标签,并通过读写器写入它所应存放的血液类型、种类、规格、数量等信息,当有血袋放在这一货架上时,工作人员用手持读写器对该RFID标签进行置位写入,当该货架上的血袋出库或移位时,工作人员用手持读写器对该RFID标签进行清位写入,而装在血库顶部的读写器会在受到系统指示的情况下对各货架标签进行读取,发现已被清位的且符合入库条件的货架就通知系统,而系统就把该货架的具体编号显示在入库处的屏幕上,告知工作人员哪类血液应该放在哪些货架上。
    
     工作人员受到指示后,便会将各类规格的血液送人指定的区域进行冷藏保存。与此同时,读写器将各血袋的入库时间、入库类型、送血人、接血人等

传感技术与RFID在血液管理分析运用
阅读剩余 57%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未来几年,边缘计算有可能会取代云计算吗?

    随着云计算、移动网络、大数据和SDN的不断采用,互联网用户数量激增。为了赶上无线连接和互联网的快速变化趋势,公司努力为不同的业务运营采用更多的云。多年来,云计算提供了一种安全、可控的可靠远程访问方式。然而,它确实缺乏处理从网络边缘(即企业拥有的网络连接到第三方网络的点)收集的数据的速度。近年来,边缘计算解决了这一挑战,因为它提供了更好的延迟。

    2024年4月7日
  • “安防+AIoT”底层技术详解:RFID如何实现物体识别

    RFID技术目前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为汽车电子标识,又称电子车牌,是一种将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电子身份证。

    2024年4月8日
  • NAS在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中的优势

    NAS在安防行业智能监控中的优势

    2024年4月14日
  • 电力监控系统在荣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应用

    导读:在监控系统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以及电力系统的实际结构、电力系统的实际载荷能力等因素,这既有利于减少系统运作的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系统功能的实现。本文通过对荣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电力监控的建设,介绍电力监控系统在变电所中的应用。

    2024年4月8日 知识
  • 安防监控 工程(全方位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解决方案)

      安防监控工程:构建安全智慧的城市防线   在现代社会,安全问题是每个城市、企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安防监控工程作为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正逐渐成为构建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

    2024年11月18日
  •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面临难题分析

    对于移动视频监控来讲,传输、图像分析、存储、夜间监控等方面仍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智慧城市、智能交通、金融监控、民用安防等领域对现场数据的采集要求是越来越高,因此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已不是如从前那样的一个简单的监控系统。

    202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