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需而变,全景摄像机发展浅析

全景监控也成为近年来视频监控行业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讨论基于用户不断深入全景需求,全景摄像机都有哪些形态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提升。

  随着视频监控的快速发展,网络摄像机已经基本满足了用户的“超高清”、“全天候”、“超远距离”的监控需求,而随着监控行业市场不断精细化,全景监控的需求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全景监控也成为近年来视频监控行业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讨论基于用户不断深入全景需求,全景摄像机都有哪些形态的发展以及技术的提升。


  视频拼接系统解决了全景监控的有无问题


  为解决用户大场景的全景监控需求,最初的方案是在监控前端安装多台高分辨率摄像机,在监控中心通过视频拼接服务器进行图像拼接,从而得到一幅广域场景完整图像。这种方案解决了全景监控从无到有的问题,初步满足了用户的全景监控的需求。


  从视频拼接系统拓扑图不难看出,整个系统比较复杂,前端有多台摄像机,后端有视频拼接服务器,系统成本较高。另外系统的安装调试也很复杂、后期维护量也很大,显然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全景监控方案。因此,用户提出了这样的需求:单摄像机是否可以实现全景监控?


因需而变,全景摄像机发展浅析

  图一:视频拼接系统


  鱼眼摄像机成为全景监控的主流选择


  在用户的单摄像机实现全景监控的强烈需求下,鱼眼全景摄像机问世,并凭借着360°全景监控的巨大优势,迅速成为视频监控界的新宠,也成为了全景监控的主流选择。


  鱼眼摄像机即是搭配了鱼眼镜头的摄像机,而鱼眼镜头是一种超广角的特殊镜头,其构造仿照鱼类眼睛,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均可达180°(如图二),因此鱼眼摄像机可以实现360°无死角、全覆盖的监控效果。


因需而变,全景摄像机发展浅析

  图二: 鱼眼  & 鱼眼镜头


  例如在会议室、教室、超市、大厅等需要全景监控的场景,原本需要3~4台普通摄像机安装在不同角落才能实现全场景覆盖,而现在一台鱼眼摄像机即可掌控全局(如图三)。既然一台鱼眼摄像机即可代替多台普通摄像机,并能达到一样的监控效果,为什么鱼眼摄像机一直以来在市场中却不温不火呢?


因需而变,全景摄像机发展浅析

  图三:鱼眼摄像机效果图


  其实鱼眼摄像机的应用一直停留在全景监控上,它只是满足了用户最基本的全景监控需求,而对于细节的捕捉却无法满足人们的期望。由于鱼眼镜头都是超短焦镜头,所以通过鱼眼镜头所形成的图像虽然视野范围足够大,但物体在画面中比例非常小,细节自然不够丰富。另外,圆形视角图像并不符合人眼观看习惯,并且周边画面畸变严重,细节更是无法获得。


  直至近年来,随着EPTZ技术的应用、图像畸变矫正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超高清鱼眼摄像机的出现,鱼眼摄像机对于细节的获取和呈现才开始符合用户的预期。所谓EPTZ即是电子云台,能对图像进行放大和移动,达到类似云台操作的效果,方便对一些细节进行查看。畸变矫正技术,则是通过算法把失真的鱼眼圆形图像尽量矫正成正常显示的图像(如图四)。


  

因需而变,全景摄像机发展浅析

图四:图三局部矫正图像


  然而在畸变矫正的过程中会裁剪掉畸变较大的局部图像,从而造成全景图像画面的部分缺失,细节不全的结果,显然这不是所有用户都能接受的。同时,鱼眼摄像机发展也存在一大瓶颈:分辨率很难提高。因为提高分辨率不只是简单的提升Sensor和镜头,包括ISP的处理、视频的编码、网络等因素都是需要整体考虑的,并且在相应的结构和工艺要求上,高分辨率鱼眼摄像机要比普通鱼眼摄像机严格数倍。


  多镜头前端拼接全景拼接摄像机会成为趋势?


  作为用户,我们希望的全景摄像机不仅能看得全,而且没有畸变,希望能达到视频拼接系统的效果:呈现一幅完整的180°的画面、监控场景尽收眼底、直观而又清晰。


  产品总是因需而变,于是一体化的前端拼接全景摄像机出现了。这种摄像机基于all in one的设计理念,在摄像机内集成多个镜头,并且在摄像机内完成多镜头的图像拼接,直接输出180°的全景画面。目前主流的产品结构是在摄像机内封装四个高清传感器,以及四个独立短焦距高清定焦镜头,图像处理、拼接融合、压缩编码等核心技术均在前端摄像机固件上完成,再通过网络传输到视频监控的后端,解码后显示出180°的全景画面。


  相比传统的视频拼接系统,这种一体化前端拼接全景摄像机不需要视频拼接服务器,系统更加简单,成本更低。在整体系统建设,安装调试以及后期维护上,一体化前端拼接摄像机无疑具备不可忽视的巨大优势。相比占主流的鱼眼全景摄像机,多镜头拼接全景摄像机的优势是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焦距的限制,在相同条件下可以看清楚更远的距离。因为鱼眼镜头焦距一般都小于2mm,以保证获得足够大的视场角。而随着拼接技术的成熟,多镜头拼接全景摄像机镜头焦距可从目前主流的5mm变得更大,看的距离更远,看的细节更多。另外,多镜头前端拼接全景摄像机没有了像素的限制,也存在中间与边缘清晰度差距巨大这一问题。因此,综合来看多镜头前端拼接全景摄像机将会成为大场景全景监控的首选,也将是全景摄像机发展的一个趋势。


  然而,多镜头前端拼接全景摄像机看的场景更大,看得细节更多,看得更远,但是当具体到人脸细节或车牌细节,显然目前的多镜头前端拼接全景摄像机没办法获得。而在一些大型十字路口、广场、园区、机场等较大场景,我们希望看全的同时,还能看清细节。


  单摄像机实现全景和细节全部掌控?


  鱼眼摄像机、多镜头前端拼接摄像机实现了用户看全的监控需求,而看清监控场景内的细节通常是采用支持光学变倍、支持PT功能的球型摄像机,要想兼顾全景和细节必须要两者配合使用。那是否有一体化的摄像机能同时兼顾全景和细节呢?


  摄像机的发展总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产品设计出发点。在2015深圳安博会上就出现了能实现这一功能的产品:海康威视鹰眼系列DS-2DP0818Z-D(如图五)。该产品设计独特,采用“多水平全景摄像机+中心特写跟踪”的方案,上方四个星光级水平全景摄像机负责全景监控,并在摄像机内完成四镜头图像拼接,输出一幅180°的全景图像;下方是负责捕获细节的星光级特写跟踪球机。该产品也凭借着同时兼顾全景和细节的压倒性优势问鼎有着中国安防行业产品评选第一奖之称的“金鼎奖”。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支持全景画面与特写跟踪画面联动,鼠标点击或框选全景画面的某移动目标,特写镜头即可变倍跟踪;或者通过设置智能侦测功能(如区域入侵、越界侦测等),当目标进入全景画面触发智能规则,特写球机自动快速响应进行放大跟踪,以实现全景画面和特写跟踪画面的智能联动。


  

因需而变,全景摄像机发展浅析

图五:海康威视鹰眼系列产品


  单摄像机实现全景和细节的全部掌控,覆盖全景,同时不错过局部细节,这种一体化产品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这种革命性的全景高清监控也为安防用户带来了全然不同的新体验。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这种一体化高清全景&特写跟踪摄像机会是大场景监控的标配,比如机场、车站、广场、体育场等需要全景监控的场景,都会有它的身影。

因需而变,全景摄像机发展浅析
阅读剩余 67%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民用安防潜力巨大 3G手机监控或为鸡肋?

    在本次的上海安防展中,前端的监控设备可以说是吸引了观众不少的目光,同时也勾住了不少参观者与厂商的心思。不过,对于一整套完善的监控系统来说,前端的摄像设备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需要高质量的安防监控效果,仅凭一套前端的监控设备肯定是不够的。而对于后端的视频处理设备来说,现在又是什么样的一个趋势呢?下面我们则请到了网视无忧的华桂龙总经理,让他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在当前的安防市场中,后端处理设备的一个发展和使用的情况。

    2024年4月4日
  • 山东东营垦利农村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

    在垦利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监控探头不仅在城区密布,而且根据辖区农村地理分布特点和农村治安实际,在全县333个行政村也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560处、标清视频监控285处,建成电子监控镇(街道)7个,全县农村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

    2024年9月15日
  • 技术特征规范化 视频服务器市场生命力强

    视频服务器从核心功能上可以分为视频编码器和视频解码器两大类。视频编码器位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而视频解码器则位于用户访问端(或称为后端)。

    2024年7月27日
  • 分辨率成为衡量枪式摄像机功能的关键

    网络摄像机主要结合了互联网技术中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数字多媒体领域中先进的图像语音压缩技术和图像控制技术,实现专业远程监控管理。作为网络摄像机的分支,枪式摄像机逐渐被重视。枪式摄像机高清的成像技术,高清透雾功能、红外侦测锁定、日夜转换红外摄像功能等已在电视监控工程中被广泛使用。本文将主要分析枪式摄像机的几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2024年7月27日
  • 监控设备常见故障解决办法

    一个云台在使用后不久就运转不灵或根本不能转动,是云台常见故障。这种情况的出现除去产品质量的因素外,一般是以下各种原因造成的:

    2024年4月19日
  • 清远市治超视频11月前接入市级监控平台

    清远对年吞吐量在30万吨以上的货运源头单位,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在符合要求的厂矿、企业安装地磅及视频等监控设备;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动员、发动企业尽可能在月底前完成地磅、监控设备的安装工作,各地治超执法部门也要同时设立电子监控中心进行监督管理,相关视频数据要在11月前接入市级监控平台进行同步监控。

    2024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