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规级计算芯片如何应对算力飙升挑战

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不断推进,其计算平台的算力等级也在直线飙升。如果说L2级汽车自动驾驶所需芯片算力为10TOPS,那么业界普遍预计L3+级算力将达到1000TOPS。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不断推进,其计算平台的算力等级也在直线飙升。如果说L2级汽车自动驾驶所需芯片算力为10TOPS,那么业界普遍预计L3+级算力将达到1000TOPS。提升计算效率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关键一环。然而,车规级大算力芯片的开发不仅面临功耗、散热、电磁、质量等多重挑战,芯片算力也存在物理上限。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将是车用计算芯片厂商发展的着力点。

软件定义汽车催生算力需求

随着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发展,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巨大改变,“软件定义汽车(SDV)”逐渐成为业界共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约90%汽车行业的创新来自汽车软件和电子领域。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智能汽车的设计架构也在发生巨大改变,从传统的分布式ECU架构向域控制器集中式架构演进。

车规级计算芯片如何应对算力飙升挑战

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梁伟强就指出:“芯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算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向集中式架构发展的关键,对扩展智能驾驶场景、提升智慧座舱的交互体验至关重要。芯片的算力和集成度直接决定了电子电器架构的形态,从而决定了智能汽车的性能和表现。”

算力的提升对于汽车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汽车产业缺芯问题,也有巨大帮助。根据地平线副总裁李星宇的介绍,目前汽车中需要管理汽车芯片的料号超过1000种,一辆汽车用到的芯片达到300颗,未来随着智能汽车的进一步发展,数量还会更大。车厂需要进一步简化架构,大幅度减少汽车芯片种类,提升单芯片本身的性能和集成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向。

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投入到算力比拼的战场当中。英伟达作为行业龙头,最新推出的自动驾驶芯片Atlan,单颗芯片的算力达到1000TOPS(每秒1万亿次定点计算),相比此前推出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算力提升接近4倍。国内厂商方面,地平线拥有国内首款车规级AI芯片征程,征程五算力可达96TOPS。黑芝麻于2021年在上海车展发布新一代A1000pro,算力达到106TOPS。

“云-网-边-端”融合应对算力上限挑战

不过汽车的智能化并非堆砌硬件那么简单。业界普遍认为,当前汽车所需算力可根据车内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量综合推算出来,L2级别的自动驾驶,计算能力大致需要10TOPS,L3需要100TOPS以上的算力,到L3+的算力级别已经上升到1000TOPS以上。然而,要想支撑庞大算力的应用,车载计算平台的复杂度将呈数倍提升,芯片供应商势必将面临功耗、散热、电磁、质量等多重挑战。

更重要的是,在汽车IT化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上的用户体验和使用偏好正在延伸至车载环境。智能手机可以通过系统性的升级让消费者体验到阶段性的功能更新,汽车的应用周期更长,却不可能像手机一样用一两年就更换。如何满足汽车在生命周期内,OTA软件与算法升级带来的持续上涨的算力需求,将是芯片厂商面临的更加重要的挑战。

黑芝麻CEO单记章在此前的演讲中曾经介绍,现在的一个新的商业模式是在车内进行硬件预埋,然后通过软件升级提供附加价值。车企不是特别了解未来需要多大的算力,但可以先把算力预埋进去,之后再去升级它的功能。

驭势资本报告显示,这也是目前车厂相对普遍的作法,采用“硬件预置,软件升级”的策略,通过预置大算力芯片,为后续软件与算法升级优化提供发展空间。车载计算芯片在上车之后需要满足产品5至10年的使用需求。

但是,硬件预置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要想从根本上突破单车算力的物理上限,实现算力供给弹性拓展,还需要从“云-网-边-端”融合计算的角度发力。东土科技高级副总经理薛百华指出,未来智能车的发展肯定是以软件定义的架构出现,要解决算力问题,一是如何提供更好的硬件算力,二是如何提供更高的网络带宽,以便进行实时通信。这是未来汽车发展需要面对的两个必不可少问题。

也就是说,未来的智能汽车需要通过云端、通信网端、边端、车端的连接融合,建立一个充满计算和通信能力的环境,形成智能汽车算力服务网络。在新的计算架构下,5G+V2X提供更高效的通信管道,云端、边端、车端之间可实现近似实时的数据交互。智能汽车与边缘计算节点实现协同感知和计算任务协同,具备低时延、本地数据脱敏处理等优势,车载计算平台聚焦现场级计算需求,云计算则聚焦非实时的大体量数据分析与算法训练。在“云-网-边-端”融合的泛在计算架构下,实现车载计算的庞大算力需求。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北京软协发布《大数据企业评估规范》等两项团体标准

    7月29日,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正式发布了《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规范》(T/BSIA002-2019)。两项团体标准都是由协会联合有关会员企业基于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共同研究制定。

    2024年1月29日 资讯
  • 探访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概念少了,实战多了

    29日在上海揭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各种概念性产品少了,投入实战的产品多了。通过与各行各业融合,智能社会正在加速到来。

    2024年4月11日
  • 卓越的专业级显示,大华兰科系列COB小间距屏

    P2.5以下间距的LED显示屏,我们统称为小间距LED显示屏。近年来,小间距LED显示产品在数字化、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综合智能政务办公和企业运营管理应用中…

    2023年11月21日
  • 科技巨头“蜂拥”而入智慧城市 但难掩问题和“冲突”

    业界认为,尽管角逐智慧城市市场的切入点各不相同,但“条条大路通罗马”,参与者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逐渐消退的当下,努力抢食智慧城市这一万亿级市场大“蛋糕”。

    2024年4月7日
  • 家电联网率不高 智能家电时代尚未到来

    在今年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家庭物联网应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物联网企业抢占的制高点。我们可以看到,业界已经出现了像京东这样打造智能家居平台的厂商,然而从实际使用而言,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智能家电联网率普遍不超过10%,也就是说,多数智能家电还没有进入智能时代,这样一来,智能家电也失去了意义。

    2024年2月6日
  • 中国制造2025 第86届中国电子展开幕

    在《中国制造2025》成为我国电子产业主旋律的背景下,电子制造业跟随工业4.0开启同步升级。随着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智能汽车比例的逐步提高,配件的升级换代将为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2024年2月7日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