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的安全问题

智能卡通常是塑料卡,其中包含有嵌入式计算机芯片,该芯片存储和传输与数值,信息或两者有关的数据。如今,银行和金融,医疗,媒体和娱乐等多个部门正在其应用程序中使用智能卡系统。它们通常用于限制区域的访问控制,保证金支付或身份证明。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智能卡通常是塑料卡,其中包含有嵌入式计算机芯片,该芯片存储和传输与数值,信息或两者有关的数据。如今,银行和金融,医疗,媒体和娱乐等多个部门正在其应用程序中使用智能卡系统。它们通常用于限制区域的访问控制,保证金支付或身份证明。

为什么选择智能卡?

与基本的印刷卡或磁条卡相比,智能卡提供了多种安全功能,从而使应用程序更安全,更加有效。它们看起来像是没有条纹的信用卡,但是却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它们还持有用户的数字证书,以在身份验证期间证明其身份。并且,它们将不提供用户密钥,而是在用户进行身份验证请求提供正确的专用密钥。

智能卡的安全问题

智能卡技术还具有防篡改功能,很难伪造或复制。智能卡芯片具有附加的软件和硬件功能,可以检测篡改企图并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抵御任何潜在的攻击并实现与整个系统的安全交互。它们还可以用于卡和读卡器之间的安全通信,从而可以安全方式发送机密数据,并确保在通信过程中数据

不会被截获。

智能卡的安全性够吗?

尽管智能卡具有安全性功能,但它们仍不是万无一失的。将智能卡集成到系统中会引发其自身的安全性问题,因为智能卡数据可在许多应用中广泛使用。由于系统用户可以访问智能卡数据,因此它很容易受到来自恶意内部人员或外部黑客的威胁。这也是因为攻击成功的那一小部分却是与身份验证有关。实际上,绕过身份验证(包括破解,密码猜测,重播攻击)导致的总安全漏洞总数仅占成功攻击总数的不到1%。而大多数攻击是由于网络钓鱼攻击或未修补的软件漏洞而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卡的安全功能没有任何帮助。在大多数情况下,黑客将访问用户的系统并验证自己是否是智能卡的用户。换句话说,一旦计算机受到威胁,他们很容易窃取卡凭据并将其用作自己的凭据。他们可以通过从本地缓存中复制数字证书,记录用户的PIN或篡改卡的客户端软件来完成此操作。

黑客还可以窃取诸如邮政编码之类的识别信息,然后尝试使用虚拟智能卡进行在线购买。在这样做时,他们可以提供被盗的信息以验证其身份,然后发现那些有缺陷的芯片。与过去几年中的POS终端相比,这种技术已使欺诈者更倾向于在线欺诈。

如何加强智能卡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智能卡的安全性,发卡机构和身份验证公司正在寻求诸如生物识别解决方案之类的技术。2017年,万事达(MasterCard)对具有生物识别技术的智能卡进行了测试。该卡会内置一个生物识别扫描仪,用户可以在交易过程中将手指放在上面。如果生物特征认证成功,则用户不需要提供PIN或签名。此解决方案不需要对商家软件或硬件进行任何更改,因为它与已完成万事达卡终端集成过程的所有类型的启用EMV的终端兼容。

同样,Visa已启动了智能卡生物识别身份验证的试验计划,其中卡上的红色或绿色指示灯分别表示未成功或成功匹配。

同时,无缝支付公司Ingenico建立了一种针对微型商家的创新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基于一种称为移动设备上的PIN(PoM)或玻璃上的PIN(PoG)的技术。这项技术将允许客户将智能卡插入微型读卡器中,并在商家的个人设备上手动输入PIN。该解决方案适用于非接触式银行卡和EMV,并在客户输入PIN之前验证设备的执行环境是否安全。

尽管智能卡可能会面临网络犯罪分子的威胁,但智能卡却能提供无与伦比的安全性。与复杂的密码相比,它们是更好的身份验证者,耗时更少,并具有由复杂密码形成的基础哈希以防止破解。通过在智能卡中实现生物识别和PoG等技术,我们为人们提供可以一个更加安全、更加保密的环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分析网络摄像机的相关术语

    网络摄像机(IPC)内置一个嵌入式芯片,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摄像机传送来的视频信号数字化后由高效压缩芯片压缩,通过网络总线传送到Web服务器。网络上用户可以直接用浏览器观看Web服务器上的摄像机图像,授权用户还可以控制摄像机云台镜头的动作或对系统配置进行操作。

    2024年4月15日
  • 步态识别及其在智能视频监控中的应用

    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是传统的模式识别问题,它是利用人的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人的身份识别。指纹、眼虹膜与面像等是第一代生物特征,通常要求近距离的或者接触性的感知,如指纹需要接触指纹扫描仪,眼虹膜需要近距离地捕捉,而面像也不能距离远,否则不能提供足够的分辨率等。显然,在远距离的情况下,上述的人体生物特征将不可能被使用。

    2024年4月19日
  • HID Global分享2015年安全身份验证的主流趋势

    2015年将是精彩纷呈的一年。无论是将校园ID转移到智能手机、集中身份管理以保护从房门到数据再到云端应用的一切内容,还是保证电子医药处方和ATM交易的安全,在未来数年内,我们将看到使用安全身份识别的客户体验的变革。

    2024年4月9日
  • 监控领域视频发展轨迹(三)

    前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界,信息传递也成为人们相互交流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人,从外界获取的信息,70%来自视觉,因此,在监控系统中,视频图像成为了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

    2024年4月18日
  • 阿里达摩院发布2019十大科技趋势 竟然大部分都与安防有关

    值得关注的是,超大规模图神经网络系统将赋予机器常识。达摩院解释,单纯的深度学习已经成熟,而结合了深度学习的图神经网络将端到端学习与归纳推理相结合,有望解决深度学习无法处理的关系推理、可解释性等一系列问题。

    2024年4月7日
  • 是福还是祸?人脸识别技术的利与弊

    虽然面部识别技术的改进正在上升,但围绕该技术的隐私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2024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