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屡遭非议,隐私及数据滥用、歧视等问题受关注

“数据集聚时代的来临,给现代科技伦理和科技立法均带来挑战,固有伦理与立法的精神和规范应结合时代发展,予以理解和解读。新生事物与新发情况本身有其规矩与方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曾涛谨慎表示,世界各国均对科技发展引发的新问题,如数据保护颁行新的法律,我国也应及时更新制定相应规则,同时呼唤相应行业伦理与监督标准。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担忧从未停止。

据《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最新公布的文件显示,美国联邦调查局、入境和海关执法局的特工利用国家驾照数据库进行人脸识别搜查,在民众不知情或未同意的情况下,扫描了数百万张美国人的照片。

据称,美国众议院监督委员会主席伊莱贾・E・卡明斯(Elijah E. Cummings)在给《华盛顿邮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执法部门对数据库的访问”,尤其对是车辆管理局的数据库的访问,“往往没有征得同意,是在暗处进行的。”

人脸识别屡遭非议,隐私及数据滥用、歧视等问题受关注

另一则消息是,几天前,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市宣布禁止当地警方和市政部门使用面部识别软件,成为美国第二个禁止该技术的城市。今年5月份,旧金山出台法令,禁止警察和其他政府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仔细分析会发现,对人脸识别等新兴技术的态度,与美国素来有反对政府权利过于集中及商业(科技)巨头垄断的传统有关,同时也不排除有美国各党派间政治和选战博弈的因素牵扯其中,但不管怎样,这些新态势提醒我们,美国各方开始从关注技术发展为主转向考量技术的人文、伦理等因素影响,这说明其意识到不受限制的技术发展带来的副作用,这对我们是很大的警醒。”公共卫生治理中心执行主任、美国德克萨斯州圣玛丽大学法学院兼任教授贾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贾平说,去年以来,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举行了有关数据滥用的听证会,“这说明这个议题已经从公众、学者层面进入到政治考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段伟文认同这一观点。“美国公众强调对政府部门权利行使的限制,对监控技术的应用比较敏感,在加州可能装个摄像头的困难。”他说,国内公众从安全考虑不那么反对摄像头的安装,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接受摄像头的无序安装和监控,特别是随着人脸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的出现,大家必然会担心数据安全问题,美国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警惕确实对我们是个提醒。”

段伟文分析,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担忧主要来自侵犯隐私,及由此会带来的诸如滥用、歧视等问题。

尽管一些人脸识别数据平台表示在采集到照片后会对照片进行脱敏处理,只提取照片特征,而非照片本身,即使这些特征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也无法还原出照片,但是未经用户允许调用照片,本身就是一种对隐私的侵犯。并且,这些数据依然可以用来跟踪消费者的购物习惯,用于精准营销。

同时,专家分析,人脸和其他生物特征数据如指纹之间的一个巨大区别是,它们可以远距离起作用。智能硬件、摄像头随时随地采集我们的个人影像资料,长时间大规模地积累用户数据,必然涉及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问题。

此外,“人脸识别技术不仅可用于身份识别,还能用来判断人的情感、健康等状况,但如果保险公司用这一技术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并因此决定保费高低的话,很容易出现误判、歧视等问题。“段伟文说,”深圳一家公司正计划开展这项业务,比较欣慰的是,前几天该公司老总来找我咨询一些伦理问题,这说明大家慢慢有这个意识了。“

但这只是开始。更多公司依然将技术和应用放在首位。有报道称,不少教育机构开始推出学生面部情绪识别与专注度分析系统,借助人脸识别技术,基于人脸表情来分析学生情绪,基于眼球焦点分析学生注意力情况,并将分析结果即时反馈给老师。

“至于这项技术可不可靠,失误率有多大,是否侵犯学生隐私,学生如果演戏技术能否能鉴别等问题,目前好像还没有研究和数据表明,也少有公司愿意多花成本去研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这项技术不靠谱,且不论学生是否会假装,仅就技术本身而言,万一出现漏洞,老师做出错误预判,对学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是否应该有个边界,它在某个领域的技术是否已经成熟到可以应用,人脸识别数据应如建立怎样的妥善保护机制,公众是否有权知道算法的透明性等,这些开放性的挑战都是当前亟需研究和厘清的问题。” 段伟文说。

“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目前还处于野蛮发展阶段,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开始强调个人隐私保护,但是还不够。美国的最新态势告诉我们,如果忽略技术发展中的人文因素,会带来难以预测甚至灾难性的后果。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更加深入讨论这些技术和数据应用的边界,建立数据安全和伦理的防火墙。”贾平说。

“数据集聚时代的来临,给现代科技伦理和科技立法均带来挑战,固有伦理与立法的精神和规范应结合时代发展,予以理解和解读。新生事物与新发情况本身有其规矩与方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曾涛谨慎表示,世界各国均对科技发展引发的新问题,如数据保护颁行新的法律,我国也应及时更新制定相应规则,同时呼唤相应行业伦理与监督标准。

“当下中国,需警惕以科技进步为名,因法律规范尚未及时跟进,侵蚀基本伦理和道德。”曾涛强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tplink安防电脑版(TPLink安防监控系统电脑版全面解析)

      tplink安防电脑版:智能守护,安全无忧   在信息化时代,家庭和企业的安全防护需求日益增长。tplink安防电脑版作为一款领先的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操…

    2024年11月17日
  • 威富集团全球领先高新技术亮相西安安防展

    细雨蒙蒙,生机盎然 ,2013年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暨警察反恐技术装备博览会于5月9日至11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威富集团作为拥有智能安防领域顶尖高维空间生物与车牌识别技术提供商,携超越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超低数据量(48字节)智能视频分析与大规模联网技术,智能车牌(汽车和摩托车)识别技术,无源笔原笔迹签名产品出席古都西安安防展。

    2024年4月16日 资讯
  • 包头全市银行自助设备安保升级

    为确保包头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运行,保障银行和储户资金安全,有效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目前,我市已对全市各大银行的营业网点、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进行升级改造,安装安全防护舱、人脸识别音视频智能行为分析系统、防砸玻璃和安全防护门。

    2024年6月14日
  • 全国首创!浦东城管率先开启无人机城市监管新模式

    浦东城管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之路,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数字机场,创新无人机城管执法监管应用。目前,一个由16个数字机场组成、覆盖浦东80%适航区域、总计850平方公里的无人机综合监管网…

    2024年6月25日
  • 博世前端视频分析技术将成为其全线IP摄像机标配

    在未来一年,从IP4000系列开始,博世IP摄像机将全线配备前端视频分析技术。博世星光级系列将率先装备全新基本视频分析技术(具备一整套15种分析算法),首先从DINIONIP6000星光级固定盒式摄像机和FLEXIDOMEIP6000星光级固定半球摄像机开始。高端IP7000和IP8000星光级摄像机系列则将全线配备博世最先进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其中采用了多达17种不同的分析算法。

    2024年4月10日
  • 感受科技力量 人工智能智慧医疗四大热点应用分析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火热,在医疗、交通、家居、电子等行业都能找到相关的应用案例。在全球多国的大力推动下,人工智能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拓宽着人们的认知边界和体验范畴。

    2024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