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化Micro LED赛局,谁能跑赢?

尽管目前Micro LED实际量产处于只闻楼梯响阶段,但在全球市场声势浩大,估计至今已有超过100个团队投入Micro LED研发。而Micro LED在3~5年之后将面临什么样的竞争技术,会不会在众声喧哗中嘎然而止,或是一路过关斩将登上全球舞台,未来2~3年发展将是关键。

根据DIGITIMES报道,尽管目前Micro LED实际量产处于只闻楼梯响阶段,但在全球市场声势浩大,估计至今已有超过100个团队投入Micro LED研发。根据光电协进会的统计,台、美、日、法、爱尔兰等国均已有公司投入Micro LED开发,除了一线大厂苹果、Sony之外,根据光电协进会的资料,有面板产业渊源的陈立宜创办Mikro Mesa,已开始申请Micro LED相关专利,并在四川重庆设立开发实验室。

量产时间表

年底、2018年还是5年内?

全彩化Micro LED赛局,谁能跑赢?

LED厂预估Micro LED可望在3~5年后步入量产,台湾光电协进会(PIDA)产业分析师陈逸民也预估,Sony试作的Micro LED采用600万颗LED晶片,进行高密度封装,若进阶到4K/8K解析度领域,势必面临更高门槛,因此Micro LED应会先从中小尺寸着力,预估2020年才有机会步入商业化量产。

不过,乐观的业者则预期2017年底便将开始试产,2018年有机会应用在穿戴式装置,根据业界透露即便是苹果(Apple)倾注大量资源,仍受制于Micro LED技术难度导致进度延后,未来Micro LED在全彩化的发展,将成为众厂拼战的决胜关键。

技术瓶颈

成本、全彩化难题

当前,Micro LED面临的主要问题,即全彩化、良率、发光波长一致性问题。单色Micro LED阵列通过倒装结构封装和驱动IC贴合就可以实现,但RGB阵列需要分次转贴红、蓝、绿三色的晶粒,需要嵌入几十万颗LED晶粒,对于LED晶粒光效、波长的一致性、良率要求更高,同时分bin的成本支出也是阻碍量产的技术瓶颈。

现阶段苹果持续加码投入RGB三色Micro LED研发,但面临良率、成本等难题,使得近一年来Micro LED研发进展相对缓慢,业界推测或许与三色LED同时转移至基板的高难度有关,近期业界的试制品多属于单一颜色,未来如何快速突破技术瓶颈,开发出具成本竞争力的全彩化Micro LED,将攸关Micro LED能否敲进主流显示器大门。

供应链业者指出,业界针对全彩Micro LED有不同的尝试与挑战,目前备受期待的是将全彩显示屏制作方式缩小至Micro等级,其将R、G、B三色LED芯片进行排列及移转,但三色LED电流设计截然不同、色彩易偏移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难题。

另一类作法是使用单一蓝光LED芯片,搭配量子点材料或特殊荧光粉,达成全彩化显示效果,但面临的技术门槛包括荧光粉粒子体积较大,无法配合微型化LED芯片尺寸,而量子点的材料有使用寿命问题,因耐热度偏低及快速衰竭,导致无法大量使用,业界初估透过量子点材料达成全彩化显示,可能仅有数百小时的寿命。

从制程进展来看,RGB三色的全彩化方案在发展初期可望快速吸引业界目光,毕竟在试产过程中,撇开量产良率与成本考量,只要不断重复做就有机会做出展示机种。至于量子点的使用寿命问题若能够突破,便有机会比照OLED面板应用在智能型手机,且成本竞争力将是主要优势。

谁执牛耳?

晶电、欧司朗、苹果、三星……?

从供应链角度来看,一旦Micro LED透过RGB三色达成全彩显示屏幕,这场赛局恐将只有少数业者可以玩,因为全球可同时供应RGB三色LED的业者有限,目前仅有晶电、欧司朗等;但若是透过蓝光LED加上量子点,只要解决量子点材料的供应问题,其他LED厂商都有机会加入竞局,甚至演变成全球大扩产的局面。

回顾约10年前的LED TV设计路线之争,早期RGB LED三色混光应用于LED TV曾引领风骚,在日厂Sony带动下备受看好,但RGB LED成本过高,三色的辉度亦会随着温度上升呈现不同程度衰减,RGB直下式的高阶LED TV最终只停留在少量旗舰机种。

至于以三星为首的韩系TV大厂,采用侧光式白光LED背光设计,虽然机身厚度并未达到超薄化,无法作到直下式的区域控制功能,动态对比值及动态影像画质提升亦不如直下式设计,但因LED颗数大幅减少及设计简化,且与传统CCFL机种价差大幅缩小,成功在市场窜出。

供应链业者认为,新兴技术的竞争力主要在于成本,如今OLED面板技术推进脚步快速,大陆及日厂可能在OLED喷墨印刷技术取得领先,甚至对于韩厂主导的优势进行翻盘,随着全球面板厂相继投入OLED产能,成本降低速度可能超乎预期,而Micro LED在3~5年之后将面临什么样的竞争技术,会不会在众声喧哗中嘎然而止,或是一路过关斩将登上全球舞台,未来2~3年发展将是关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红外夜视监控系统常见技术问题

    技术到家的话,100米以上的红外夜视系统并不是什么难事。技术到家,指的是必须同时精通红外灯技术,红外感应摄像机技术和红外感应镜头技术,三者缺一不可。   &nb…

    2024年4月21日
  • 物联网智慧家庭的自动控制方案解析

    近来物联网(IoT)潮流兴起,以及低成本感测与控制元件大量出笼,使得智慧家庭的发展快速升温,各种家用装置已开始加入联网与智慧化功能。此一转变,也让自动化控制应用逐渐由过往较大型的工厂、商办大楼或公共场所,进入一般民众家中。

    2024年1月18日 方案
  • RFID门禁系统方案 使用简单维护方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门禁系统已不局限于简单的对门锁或钥匙的管理,而是集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中智能大厦、办公室、宾馆等场合。

    2024年1月18日
  • 基于CAN总线的家居安防系统设计解决方案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DTMF技术的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新型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使原来小区安防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有了一个新层次的提高。本系统可以对整个家居的安全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监控的范围包括室内防盗、火灾报警、煤气泄露等一系列不安全因素。

    2024年1月18日 方案
  • “刹不住”的芯片扩产潮 部分芯片价格“雪崩”

    近几年,我国企业对芯片产业的投入逐年加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芯片相关企业达41.6万余家;其中,2022年1-7月新增注册企业6.8万家,新增注册企业月平均增速达41.6%;从成立时间来看,26.8%的芯片相关企业成立于1年内。

    2024年2月14日
  • 智能家居:单芯片指纹锁的解决方案

    人们使用锁具的方式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从机械锁到电子锁,锁具行业跨出了巨大的一步,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到了重大的改进。而如今,“生物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正在推动锁具行业的又一次技术革新,这必将引领“指纹锁”时代的到来。

    2024年1月19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