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智慧社区能做什么?

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引发全民关注的同时,也考验着各级城市的综合及危机治理水平。这其中,作为我国城市治理环节中的最小单位,社区也成为本地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及工作要点。当前全国已有多地社区在传统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智慧社区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项举措,展开疫情时期的社区防控及服务工作。

借春节人口流动高峰之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NCP”)疫情在短时间内迅速影响全国。

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引发全民关注的同时,也考验着各级城市的综合及危机治理水平。

这其中,作为我国城市治理环节中的最小单位,社区也成为本地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及工作要点。为减少病毒传播及外出感染风险,尽量少出门成为了不少社区的倡议,大量的人口也让社区的管理运作更为忙碌。

战疫情,智慧社区能做什么?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在各地火热开展的智慧社区建设逐步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其效用,构建起疫情防控“第一张网”。

CPS中安网了解到,当前全国已有多地社区在传统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智慧社区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多项举措,展开疫情时期的社区防控及服务工作。

具体来看,智慧社区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表现,主要从出入口红外热成像测温,人员密集场所风险监测,安防平台确保社区摸底排查,减少电梯、门禁接触,社区信息联动等五大方面发挥效用。

红外热成像成社区测温利器

因早期临床表现为发热,人体体温高低成为了判断是否感染NCP的重要依据,也让红外热成像这一以往较为默默无闻的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

据悉,在当前社区的疫情防控中,红外体温探测仪、热成像摄像机、测温系统等多种红外热成像产品方案已成为标配。

这些产品方案大多部署于社区的出入口、超市、菜市场等大量人流区域,通过对通行人员进行非接触式测温,以此来筛选出体温异常人员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能够有效防止社区出入引发的病毒交叉感染。

数据监控助力人员密集场所监测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尽管足不出户的倡议被不断提及,但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上街买菜的情况仍在所难免。

基于此,运用社区内内产生的海量数据对商业运营场所等人群聚集风险点开展实时监测和预警成为疫情社区安防另一应用方向。

以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为例,该辖区作为庐阳区智慧社区试点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运用其智慧社区平台集成的天网系统、智慧监控系统、智慧用电监控系统对社区进行管理。

一方面,通过对区域内建筑工地、宗教场所、商场超市及居民小区等60处人员密集场所进行视频巡检,遥控转动各处的监控画面,实时掌握辖区各处人员聚集情况。一旦发现区域内人员过于密集,便会进行预警。

另一方面,该智慧社区平台还运用智慧用电监控系统,通过监测区域内商家的用电数据,敦促辖区热门商业街区商家的按照要求停止营业,防止疫情蔓延。

安防平台确保社区摸底排查工作

面对NCP的来势汹汹,很多社区都进行了封闭式管理,希望通过对社区生活人员的摸底排查及对外来人员尤其是湖北籍人员的严格管控,做到社区防疫的严管严控。

为此,社区管理费除了将社区住户进行网格化管理外,还积极运用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对小区内业主户籍地和外来人员进行分类统计,实现高效精准排查。

以西安市公安高新分局高新路派出所枫林绿洲社区为例,该社区民警通过枫林绿洲“智慧社区”安防平台,对区域内5510户住户及247名湖北籍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工作,根据后台推送信息,能够实时了解社区人员情况。

此外,针对有过疫情爆发区域接触史家庭的居家观察情况。有的智慧社区还能通过对按照要求进行居家观察的家庭此前14天内的访客和社区内出行轨迹等有效信息进行智能分析,作为重要数据依据留存。

一旦该户居民在居家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疫情相关病症,平台会第一时间推送信息到责任街道干部,并在街道干部核实管理后,通过信息推送相关密切接触人员进行告知。

减少电梯、门禁接触,保障出行安全

在此次疫情中,因病毒在空气中仍能有较强的生存能力,也使得社区中的门禁、电梯成为易感染高危区。

为避免人与门禁把手、电梯按钮的直接接触,当前很多智慧社区的解决方案中都引入了手机APP开/关门、一键呼梯等功能。

在实战应用中,用户可通过手机APP或者微信小程序、手机蓝牙,实现室内可视化预约呼梯,快速识别用户身份并调度就近电梯前往用户所在楼层。用户乘坐已到电梯,电梯自动点亮并将用户送达目的楼层,全程无需手动操作,从而实现无感通行。

整合信息实现社区信息联动

实时动态的信息更新与传播对于消除恐慌具有重要作用。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各地智慧社区除了多项智慧方案快速响应外,还能通过部署于社区中的智能化设备和云端,向住户整合传播疫情相关信息。

如青岛市李沧区李村街道,便通过其智慧社区平台,开发了疫情防控专题功能,让居民能够在手机上随时随地了解全市疫情数据、社区疫情防控动态、网络辟谣、周边服务等信息,随时随地反映身边疫情情况。

在经历了近年的火热建设后,智慧社区已然在全国多地开花结果。而从此次的抗击疫情也能看出,从线上宣传把控到线下积极响应,智慧社区在多个环节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相信在经历过这一次的严酷考验后,智慧社区将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

阅读剩余 33%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360亮相2019全球智博会 引领大安全时代网安变革

    360作为网络安全领域代表参加2019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并在百余平专属展区内依次展示了360安全大脑、城市安全大脑、360安全智能家、360天御等多款创新型智慧安防平台。

    2024年4月13日
  • 物联网技术助力上海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

    借助物联网领域一系列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技术,上海在立体多元的路网之上,铺设了一张信息网,并发展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最复杂、最先进、最有效的智能交通系统,2007年,其前期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又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个系统使全市道路的综合通行能力提升了15%,同时帮助上海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占得先机。

    2024年7月27日
  • 交通运输部起草《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建设道路运输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跨区域、跨部门联合监管提供技术手段,并利用动态监控手段加强运输市场秩序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卫星定位装置采集的监控记录,依法查处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安全监管部门利用动态监控手段,做好应急指挥及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2024年9月16日
  • 首款摄像机类移动资产追踪监控系统亮相

    华创科技公司宣布与IBM公司联手打造全球首款摄像机类“移动资产追踪监控系统”。

    2024年4月13日
  • 预见未来|itc出席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海南高峰论坛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itc)应邀出席,刘虎作为itc政企解决方案中心总架构师,在本次大会上分享了《数据赋能之政企会务智慧化应用》,详细介绍了数据时代下政企会务智慧整体解决方案,通过itc音视频系统构建起互联互通互控的融合办公体系,从单一场景智能应用迈向整体智能化,创新了万物互联的平台化、数据化、人工智能化的办公模式,同时,以国产化系统的安全保密、环保高效等优势构筑起不受制于人的现代办公应用,加速提升社会整体工作效率。

    2024年4月7日 资讯
  • 石家庄举行2017“雪亮工程”暨智能报警服务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河北省综治办、河北省公安厅、石家庄市综治办、石家庄市高新区科技局指导,中国公共安全杂志社、中国报警服务业联盟、深圳市智能行车记录仪商会主办,石家庄安全技术防范协会、河北安防报警网络有限公司、河北科通安全防范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安报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旨在共同探讨“雪亮工程”建设与报警服务融合,发挥集聚效应,促进“雪亮工程”与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深入发展。

    2024年4月15日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