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如何影响全球安防监控产业?

人工智能安防监控技术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到更广泛的国家。全球176个国家中,至少有75个国家正在积极将AI技术用于监视目的。其中包括:智慧城市/安全城市平台(56个国家),面部识别系统(64个国家)和智慧警务(52个国家)。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人工智能安防监控技术正在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到更广泛的国家。全球176个国家中,至少有75个国家正在积极将AI技术用于监视目的。其中包括:智慧城市/安全城市平台(56个国家),面部识别系统(64个国家)和智慧警务(52个国家)。

全球AI+安防市场现状

中国是全球AI监控的主要推动力。与中国公司(尤其是华为,海康威视,大华和中兴通讯)相关的技术在63个国家/地区提供了AI监视技术,其中有36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倡议。仅华为一家就负责向全球至少五十个国家提供AI监控技术。没有其他公司能接近。第二大非中国AI监视技术供应商是日本NEC公司(14个国家)。

人工智能AI如何影响全球安防监控产业?

但是,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提供先进监视技术的国家。美国公司也活跃在这个领域。美国公司提供的AI监视技术已在32个国家/地区使用。美国最重要的公司是IBM(11个国家),Palantir(9个国家)和Cisco(6个国家)。其他公司-法国,德国,以色列,日本-在推广这项技术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AI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进步,AI(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中出现的自学能力无处不在,AI智慧安防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AI之所以会产生巨大影响,是因为它具有自学习功能。最初,计算机学会了推理场景中感兴趣的对象。现在,它可以检测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并将结果与正确的注释(由人类提供)匹配,然后尝试进一步改善。因此AI在不断学习和改进。每次迭代中错误率会越来越小,并且错误率比人为错误更低。

AI在监控场景中的一些关键应用,诸如物体/人员跟踪、区域监控、停车占用检测,车辆分析和交通监控之类。尤其是在全球都处于Covid-19危机期间,很多公司已花费大量精力来构建基于AI的系统,以确保公共区域的社会隔离。AI已经无处不在。

例如,对于人员跟踪,视频处理是实时完成的,用以分析和识别可对企业构成安全的安防隐患等。视频分析技术有效地使监控软件能够推理和检测异常行为,并识别可能被人忽略的安全隐患。

安防作为产业刚需,是 AI 落地最主要的场景,成为人工智能必争之地。AI技术已经渗透到行业的方方面面,以安防领域为例,视频监控与AI、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结合的趋势越来越紧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安徽省安防协会(安徽省安防协会:行业引领与创新发展)

      安徽省安防协会:引领安防行业新篇章   在当今社会,安全防范已成为各行各业乃至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安徽省安防协会作为省内安防领域的核心组织,肩负着推动行业发展、提升安防技术水平…

    2024年11月19日
  • 楼宇对讲半数字半模拟系统的特点分析

    传统的模拟对讲系统的问题多数集中在联网部分,而在栋内部分,其音视频质量还是得到了大多数用户的认可,各主流厂家在栋内部分都是处理得比较好的,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半数字系统的设计开发正是基于模拟系统的这些优缺点,有针对性的开发的下一代可视对讲系统。

    2024年4月10日
  • ioimage智能监控产品应用于某博物馆

    近日,在经过严格的产品测试和正规的招标过程,南方某经济特区博物馆新馆指定使用ioimage智能监控产品的ioibox trk-4000。

    2024年4月14日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发成功高速人脸视频分析仪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刘翔教授研发的高速人脸视频分析仪成功地突破人脸大小、距离远近、光线干扰、整容障碍、视频时间短等难题,能够高效快速地锁定目标嫌疑人,大大减少警力成本。

    2024年4月17日
  • 智能交通:车牌识别工作原理与应用

    车牌识别是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技术的核心包括车牌定位算法、车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等。一个完整的车牌识别系统应包括车辆检测、图像采集、车牌识别等几部分。当车辆检测部分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

    2024年4月18日
  • SAC/TC100四项标准荣获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2009年12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出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授予《G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可运输产品》、《GB/T7635.2-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代码 第2部分:不可运输产品》等82项标准获2009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8项。

    202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