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特点及体系结构分析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就像人的大脑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一样,将各种传感器进行多层次、多空间的信息互补和优化组合处理,最终产生对观测环境的一致性解释。

所谓多传感器信息融合(Multi-sensorInformationFusion,MSIF),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来自多传感器或多源的信息和数据,在一定的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和综合,以完成所需要的决策和估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是用于包含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或者多种传感器的信息处理技术。随着传感器应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工业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成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已形成一门热门新兴学科和技术。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原理就像人的大脑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一样,将各种传感器进行多层次、多空间的信息互补和优化组合处理,最终产生对观测环境的一致性解释。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多源数据进行合理支配与使用,而信息融合的最终目标则是基于各传感器获得的分离观测信息,通过对信息多级别、多方面组合导出更多有用信息。这不仅是利用了多个传感器相互协同操作的优势,而且也综合处理了其它信息源的数据来提高整个传感器系统的智能化。

一、多传感器融合系统具有四个显著的特点

(一)信息的冗余性
对于环境的某个特征,可以通过多个传感器(或者单个传感器的多个不同时刻)得到它的多份信息,这些信息是冗余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可靠性,通过融合处理,可以从中提取出更加准确和可靠的信息。此外,信息的冗余性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能够避免因单个传感器失效而对整个系统所造成的影响。
(二)信息的互补性
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可以为系统提供不同性质的信息,这些信息所描述的对象是不同的环境特征,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如果定义一个由所有特征构成的坐标空间,那么每个传感器所提供的信息只属于整个空间的一个子空间,和其他传感器形成的空间相互独立。
(三)信息处理的及时性
各传感器的处理过程相互独立,整个处理过程可以采用并行导热处理机制,从而使系统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提供更加及时的处理结果。
(四)信息处理的低成本性
多个传感器可以花费更少的代价来得到相当于单传感器所能得到的信息量。另一方面,如果不将单个传感器所提供的信息用来实现其他功能,单个传感器的成本和多传感器的成本之和是相当的。
信息融合作为对多传感器信息的综合处理过程,具有本质的复杂性。在信息融合处理过程中,根据对原始数据处理方法的不同,信息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也不太一样

二、信息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

(一)集中式
集中式将各传感器获得的原始数据直接送至中央处理器进行融合处理,可以实现实时融合,其数据处理的精度高,算法灵活,缺点是对处理器要求高,可靠性较低,数据量大,故难于实现。
(二)分布式
每个传感器对获得的原始数据先进行局部处理,包括对原始数据的预处理、分类及提取特征信息,并通过各自的决策准则分别作出决策,然后将结果送入融合中心进行融合以获得最终的决策。分布式对通信带宽需求低、计算速度快、可靠性和延续性好,但跟踪精度没有集中式高。
(三)混合式
大多情况是把上述二者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一种混合式结构。它保留了上述两类系统的优点,但在通信和计算上要付出较昂贵的代价。但是,此类系统也有上述两类系统难以比拟的优势,在实际场合往往采用此类结构。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特点及体系结构分析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利盾安防(利盾安防:守护安全的专业力量)

      利盾安防:守护您的安全防线   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一套可靠的安防系统来保障自身利益。利盾安防,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以其卓越的技术和全方位的…

    2024年11月21日
  • 物联网推广与医院应用分析

    物联网不是传统意义的集成。这是刘三明反复强调核心观点。以智能建筑为例,物联网技术可以使所有建筑物里面的设备都能互联互通、利用物联网管理平台用户随时可以与物体进行快速交互,只要有需要,用户随时都可以让建筑物内的所有设施、设备按需求去运行,而不依赖于集成商和厂家。

    2024年4月10日
  • 指纹识别重大漏洞?国产厂商笑了

    在演示中,三星的GalaxyS6,HTC的Onemax都成功被攻破。看来,安卓厂商急于应用新技术,而导致在安全上没有把好关。好在,谷歌和三星都已经回应,会尽快修复相关的漏洞。

    2024年4月21日
  • “一城一策”助推下 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获新进展

    智慧城市在过去的2017年发展飞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信息化,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用智能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024年4月24日
  • 第一届全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在渝举行

    7月6日至7日,第一届全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科学大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医学大数据的理论与方法、金融数据分析与智能投融、人工智能中的优化理论与方法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2024年9月16日
  • 传感器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分析

    传感器是入侵报警探测器的关键部件,是安全防范入侵报警系统的最前沿,传感器的技术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入侵报警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振动、微波等入侵报警探测技术的发展,就是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传感器发展的历史上,温度传感器是最早开发应用的一类传感器。

    2024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