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融入日常生产生活 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目前,无人机已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测绘、电力巡检等多个领域应用。在未来的几年里,无人机还会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劳动工具。史圣卿认为,无人机与各个行业都有融合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助力传统行业升级上,无人机的优势格外明显。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说起无人机,大家已经不再陌生。

航拍、送快递、喷洒农药……目前,无人机越来越多地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应用范围广泛拓展,成为亲和力十足的高科技装备。

不断融入日常生产生活 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已应用于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测绘等多个领域

“上午摘的荔枝,下午就到了买家的桌上,无人机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殷志宏说,无人机将成为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科技产品。

无人机在上世纪最早被应用于空中侦察等军事用途。到21世纪初,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等新技术的涌现以及成本的降低,民用无人机开始激增。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注册的无人机数量高达33.9万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类无人机出口数量占全球无人机出口总量的70%左右,达到120多万架。深圳拥有世界民用小型无人机7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无人机产品的风向标。深圳还拥有大疆、一电、科比特等300多家无人机企业,年销售总额超过200亿元。

根据工信部2017年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

“无人机是传统航空与新兴电子及通信技术结合的成果。这个行业主要靠技术驱动。”零度智控副总经理史圣卿表示,近年来集成电路及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传统的无人机体积、重量大幅减少,而且将传统航空难以想象的飞行形态变成了现实。

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洪忠认为,市场需求也牵引着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无人机能从事一些人类不方便从事的工作。比如人工巡视一座基塔,需要1―2小时,而无人机自主巡视,仅需5―10分钟,还能够发现人眼发现不了的隐患,应用场景广泛。”

目前,无人机已在航拍、农业、植保、快递运输、灾难救援、测绘、电力巡检等多个领域应用。在未来的几年里,无人机还会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劳动工具。史圣卿认为,无人机与各个行业都有融合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助力传统行业升级上,无人机的优势格外明显。

业内人士指出,大疆公司在消费无人机领域的成功,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他们推出的消费级智能无人机,除了航拍,还可以应用在森林巡防、线路维护、交通疏导、应急救援、体育比赛判罚等多个领域。“大疆的成功刷新了世界对无人机的认识,低廉的价格使消费级无人机快速扩散,让民众能用、想用、会用、敢用无人机。”携恩科技CEO刘洋认为,大疆的成功坚定了从业者进入工业级和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决心。

加强监管,培养人才,完善法律法规,促进行业良性竞争

无人机要飞得更高、更安全,离不开有效监管。近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发布了许多有关无人机的政策文件,相继在注册、适航、空域管理、运行管理、飞行执照管理等方面做出规范,为无人机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无人机让信息获取手段从地面提升到天空,在得到海量新增信息的同时降低了地面建设的负担。目前,无人机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史圣卿表示。

在无人机发展一片繁荣的背后,也存在问题。“无人机涉及行业领域广泛,技术极为复杂,加上产品的特殊性,人才需求大,研发投入大,但研发成果见效慢,用户接受慢。有限的投入与无尽的需求,是企业一直面临的矛盾。”史圣卿说。

无人机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4049家无人机企业取得经营许可证,民航局颁发了4.3万本无人机驾驶执照。市场机构数据分析显示,预测未来5年无人机驾驶员人才需求量近100万人。

刘洋说:“航空航天本来就是专业性非常高的行业,无人航空还要面对各行业市场的各种需求,专业更加细分。在研制之外,无人航空的繁荣需要大量专业的运营团队和应用人才。”

无人机行业市场经营也存在乱象。随着大疆在2013年之后的快速发展,民用无人机成为“资本宠儿”,众多风险投资及商业资源开始进入民用无人机领域,无人机企业大量涌现。马洪忠表示,民用无人机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厂家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无人机行业准入标准不统一,影响了行业的竞争力。

此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直到2018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等相关管理条例颁布后,我国无人机在经营许可、处罚办法等方面才走上了“有法可依”的道路。但在现阶段,相关条例从理论到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无人机进入民用市场不过10年时间,飞行硬件平台的研制成功只是第一步,配套法律法规、管控办法、商业模式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等都还没有跟上。”刘洋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无人机行业的规范发展、良性竞争。

无人机有望进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时代

在5G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浪潮中,无人机将迎来新的机遇。比如可以更快地实现影像数据的传输,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的飞行距离和控制范围等。

“5G的低延时特征将使无人机控制摆脱距离限制,这样一来,无人机的大规模部署将成为可能。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使其更加小型化。”史圣卿说,5G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推动无人机进入更加智能化和小型化的时代。届时将会催生更多的无人机替代人工、天空替代地面、群体作业替代个体作业的无人机应用。

殷志宏认为,无人机与5G的结合,将加快形成空基互联网。在消费类无人机的航拍方面,5G技术将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使得画面更清晰,数据传输更快,控制范围更广。

自从无人机逐渐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视线,经历了迅速发展的10年。未来,技术的升级、消费群体的扩大、应用领域的拓展,都将为无人机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专家表示,无人机不仅以高科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人们的“飞行梦想”,也以“俯瞰”的视角记录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一个拓展人类认知和活动领域的行业,也是技术前沿行业。建立行业规范,完善相关法律,培育更大市场,无人机行业必将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余建斌郭馨泽夏维兰)

阅读剩余 4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专家解读如何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系统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上,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克强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2024年4月5日
  • 【深圳市芯鹏智能信息有限公司】- 系统集成_解决方案安防系统_网络安全_多媒体应用

    公司名称 深圳市芯鹏智能信息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应用场景 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安防系统|网络安全|多媒体应用 公司简介 GIS软件开发,海防雷达光电系统,船脸识别系统,无人机反制系统…

    2024年1月14日
  • 三亚开启智慧城市 一卡通建设是表现方式

    三亚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概念包含很多方面,诸如智能交通、智慧旅游、食品安全链条性监控、智慧社区、智慧养老等等。而诸如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能交通等都可以用一张卡实现生活方方面面的全覆盖,即三亚一卡通。可以说一卡通是智慧城市的一个表现方式。

    2024年7月27日
  • 3G监控解决宽带难题 4G无线更胜一筹

    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通过3G、4G以及WIFI等无线通讯技术来进行联网,结合传统的视频监控,形成了一种新的应用模式。用户可采用手机或电脑作为监控终端设备,可随时随地接收报警信息和查看监控视频。

    2024年6月16日
  • 数字抗疫筑起智慧防线

    从健康码、场所码、行程码、流调码等各种“码”的精准溯源,到配送、消杀、巡逻等各种无人设备的应用,从“数字哨兵”到智慧医疗……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也让数字技术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倒逼数字技术加快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赋能,共同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智慧防线。

    2024年2月10日
  • 城市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发展三壁垒分析

    随着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应用的深入,行业用户对城市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日益趋于多元化和专业化。城市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行业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行业对企业的技术水平及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由于大部分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均由政府主导投资,客户针对性较强。行业进入的主要障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壁垒,销售壁垒和综合性人才壁垒。

    202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