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虹膜扫描就比传统密码更安全吗?未必!

指纹识别、虹膜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用户密码保护,但是不少人怀疑这种技术真的就比传统密码更安全吗?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5月15日消息,据外电报道,对于担心身份信息被盗的用户来说,这里有一则好消息,也有一则坏消息。好消息就是,传统的密码加密系统准备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因为它很容易被黑客破解,导致了数据入侵事件频发。

但是,坏消息是即将取代传统密码的生物识别安全系统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指纹识别、虹膜扫描就比传统密码更安全吗?未必!

生物识别安全系统的设计思路就是让用户使用明显的身体特征――例如指纹、虹膜或心跳率――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这种功能在当前的很多设备中都很常见。例如,苹果iPhone允许用户通过指纹来授权某项支付活动。

生物识别安全功能的好处就是这些身体特征很难复制,而且用户也不用费神记住它们。这与传统的密码加密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黑客之所以能够轻易地破解密码,是因为很多用户仍在使用非常简单的密码,例如“12345”,而且还因为黑客借用了强大的电脑来猜测和测试密码。

可惜的是,生物数据也是可以被黑客窃取的。现在,已有很多窃取用户生物数据的安全入侵事件发生。例如,在2015年,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办公室保存的560万个员工的指纹数据就被黑客盗走了。

更糟糕的是,在生物数据失窃后,它会造成永久性的危害。在数据失窃后,你可以更改你的密码,但是你却无法更改你的指纹。

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包括公司和政府机构)都在建立员工的生物特征数据库,以方便识别他们的身份。但是,这样的数据库会将员工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因为这些数据库有被黑客窃取的风险。

普华永道国际会计事务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不同国家拥有非常不同的针对生物数据收集和传播的隐私法。任何拥有这些数据的公司――不管是直接拥有的,还是通过第三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间接拥有的――相当于走进了一个“雷区”:如果被发现不正当使用这些数据,或者这些数据被黑客窃走,那么这些公司就会遭到法律起诉,给自己惹上无穷无尽的麻烦。

但是,生物识别安全系统的这些风险也不是不可以防范的。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司保护员工生物数据的方法就是在一开始就不持有这些敏感的信息。PwC公司的报告建议,公司应该将这些生物数据只保存在用户本人的设备上,而不是集中保存到公司的服务器上。

在实践中,用户可以将一个或多个生物特征(例如大拇指指纹和语音信息)保存到个人的手机或电脑上。然后,当用户在第三方服务如PayPal支付服务或其他网站上处理业务的时候,这些服务或网站就会与他或她的个人设备交换确认信息,从而确认身份。

例如,iPhone上的苹果支付服务Apple Pay就是这样工作的。苹果实际上不会将用户的大拇指指纹复印件发给送商户,相反,它只提供一次性的确认信息来授权此次支付活动。类似的支付认证授权方法已通过FIDO协议标准化了。FIDO协议是科技和金融行业中的设备制造商和公司共同签署的安全协议。

随着政府和公司开始采用生物识别安全系统,它们起码应该抵挡住将员工生物数据集中保存在统一数据库中的诱惑,从而避免让员工暴露在比传统密码更大的危险之中。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百亿市场待开启 指纹识别多元化应用遍地开花

    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完善,未来5年我国指纹技术行业将有近百亿元的市场等待着企业去开拓,指纹识别技术即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市场前景广阔,二级市场上指纹识别概念受消息面利好刺激,表现抢眼,或强势爆发。

    2024年4月18日
  • 人脸识别未来发展将突破安防应用范畴

    脸识别技术使用摄像头作为识别信息的获取装置,以非接触方式,自动获取人脸,并完成人脸识别过程。直观性突出。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依据是人的面部图像,而人脸无疑是肉眼能够判别的最直观的信息源,“以貌取人”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同时也方便后期人工确认,且具再利用等明显优势。识别速度快,不易被察觉。

    2024年4月16日
  • 多银行发布公告提示人脸识别盗用风险“安全篱笆”该如何筑牢

    11月28日,记者梳理发现,开年至今已有平安银行(000001)、光大银行(601818)、绵阳市商业银行、平舆农商银行、确山农商行等多银行发布防范人脸识别的风险提醒,称应减少人脸信息被利用的风险,同时,提醒消费者保管好金融账户个人社保卡、银行卡及账户,切勿出租或出借给他人使用。

    2024年4月8日
  • “刷脸”支付遇冷 即将被“刷掌”取代?

    自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实施以来,走到哪里都需要佩戴口罩,给热衷使用“刷脸”支付方式的用户带来了很大困扰。口罩遮挡之下,人脸识别功能俨然成了“鸡肋”。近日,微信即将弃用刷脸支付改用刷掌支付的消息传得满天飞,大部分网友对此表示期待,还有部分网友则表示担心使用安全问题。

    2024年4月5日
  • 建筑工地掌形仪门禁考勤管理方案

    导读:专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 年,简称:SE(Solution Expert),是专业从事生物识别系统开发、全球销售、系统服务、工程策划、方案制定、项目施工的集团公司,公司总部位于香港,在深圳、澳门均设有分公司。集团主营业务有生物识别类考勤产品、掌形识别产品(HandKey/HandPunch)、掌形考勤产品、虹膜分析仪、楼宇视频监控、身份验证

    2024年1月18日
  •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安应用中的浅析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生理特征与生俱来多为先天性的;行为特征则是习惯使然,多是后天性的。我们将生理和行为特征统称为生物特征。常用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掌纹、虹膜、视网膜、人脸、声音、笔迹等。

    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