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重大工程加速启动 充电桩、智慧交通等成布局要点

近期江苏、浙江等多地公布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一大波投资千亿元级别的“超级工程”将加速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快传统交通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交通新基建也驶入“快车道”,充电桩、智慧交通项目成为地方抓紧布局的要地,形成发展的新动能。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一批投资千亿元级别重大工程加速启动,充电桩、智慧交通等成布局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紧要之年。《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江苏、浙江等多地公布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一大波投资千亿元级别的“超级工程”将加速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快传统交通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交通新基建也驶入“快车道”,充电桩、智慧交通项目成为地方抓紧布局的要地,形成发展的新动能。

多个试点施工图浮现

交通强国重大工程加速启动 充电桩、智慧交通等成布局要点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和“风向标”。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从2021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分两个阶段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两个交通圈”。近日召开的交通运输部会议上多次强调,统筹推进各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积极实施交通强国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据了解,去年10月、12月交通运输部分别确定了两批共34家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近期多地相关方案陆续公布,试点工作加速启动。

作为指导江苏未来30年交通运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交通强国江苏方案》明确,到2035年,高快速铁路基本覆盖所有县级及以上节点。交通客货运输高效连接全国、全球,构建“高品质出行圈”,基本实现一日联通全球,半日通达全国,2小时畅行江苏全省,各设区市1.5小时抵达南京;构建“高效快货物流圈”,基本实现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货物经由江苏口岸直运主要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

根据《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浙江将全面推进“九网万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干线铁路网、现代公路网、水运网、航空服务网、轨道交通网、能源管道网、快递邮政网、综合客货枢纽和城乡绿道网,3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万亿元以上。

安徽、四川等多地也已形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其中四川拟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创新构建高原山区综合立体交通网、建立公园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有韧性的交通防灾减灾体系、探索面向车路协同的智慧高速公路体系、打造“交通+旅游”“交通+文化”融合新名片等6个方面开展试点。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欧国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对拉动经济发展具有更加明显的意义。

 

 一批“超级工程”加速启动

重大工程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做好稳投资工作的“牛鼻子”。

浙江宣布将着眼打造一批能够在全国领先、具有标志性和引领性的重大项目,专门谋划了“十大千亿”和“百大百亿”等重大工程。

据悉,“十大千亿”工程包括沿海高铁、环杭州湾智慧高速公路、杭州萧山机场综合枢纽、千吨级内河航道、杭州都市圈环线、洋山港区整体开发、宁波西综合枢纽、沪杭甬超级磁浮、沪甬跨海大通道、沪舟甬跨海大通道等,总投资超1.2万亿元。“百大百亿”工程则包括103个项目,总投资约2.4万亿元,涵盖公路、铁路、轨道、水运、枢纽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江苏将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邮政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率先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例如,打造轨道上的江苏,到2035年,高快速铁路达到5000公里以上;加快通用机场建设,到2035年,实现15分钟航程覆盖全省域。

4月28日,江苏省集中开工了28个重点交通工程,涵盖公铁水空各领域,覆盖苏南苏中苏北,包括该省首个水陆两栖通用机场镇江大路水上机场工程、江阴第二过江通道等。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近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重点紧盯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大省以及百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来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加快建设进度。

他透露,交通运输部指导各地提前启动一批支撑国家战略实施、符合“十四五”规划方向的重大建设项目。在年度目标任务基础上,加大潜力项目储备,目前交通部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总投资8000亿元的新增储备项目库,只要资金保障到位马上可以开工建设。

 

 交通新基建驶入发展“快车道”

“既要加快传统交通建设项目,稳住投资基本盘,还要推动交通新基建发展,形成发展的新动能。”吴春耕强调。

5月7日,《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亮相,上海市交通委一级巡视员蔡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交通“新基建”将结合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重点推动六个方面的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具体包括,三年内新建1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实施新一代全息感知与智能管控的智慧道路研究及试点,并逐步推广到长三角一体化辐射范围内的高速公路;开展洋山港铁公水集疏运+自动驾驶集卡物流体系建设,应用5G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港口新型基础设施重大突破;继续建设国内领先的车路协同车联网,三年内新增50公里开放测试道路,探索开放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道路测试场景;基于上海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推进嘉闵线、机场联络线、崇明线等市域铁路轨道交通建设。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也在按照交通运输部和四川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研究制定《四川交通“新基建”三年实施方案》,要求四川省交投集团提前谋篇布局,以基础设施数字化、车路协同、交通大数据中心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试点示范项目,促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

欧国立认为,智慧交通市场庞大,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城市化进程等使得在ETC、电子停车指引、电子自助付费等、智慧路侧停车、智慧停车场、立体停车库、共享停车、新能源充电桩等方面具有巨大需求,中国智慧交通建设已经是蓄势待发,有的则已经驶入“快车道”。2020年智慧交通将在基础设施智能化、生产组织智能化、运输服务智能化、决策监管智能化方面取得进展。(记者 王璐)

阅读剩余 4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来凤县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一期)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来凤县智慧城市产业园项目(一期)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发布日期:2023-03-13 11:01|发布单位:普荣造价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监管地:来凤县|阅读次数: 一、项目编号 …

    2024年4月21日
  • 长三角地区应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

    2018年12月20日,“创智 共赢――2018长三角人工智能峰会暨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旨在探讨和推动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在人工智能落地大潮下的产业升级、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

    2024年4月25日
  • 抓住智能安防行业潮流 坚守高清阵地

    安防行业迎接智慧时代挑战,首先要紧紧抓住智能安防的行业潮流。国家所提出的智慧建设,于安防行业来说,就是智能安防。智能安防不仅包括智能视频分析,还包括集成化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系统的智能化。虽然对于目前大多数安防企业来说,智能安防从技术上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不集跬步无以至千里,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这个行业潮流,为之努力才能把握住行业脉搏。

    2024年9月16日
  • 开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融合服务平台运维及数据治理服务项目-中标公告

    公告内容文档 中小微企业融资申请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采购项目编号:汴财招标采购-2023-48 2、采购项目名称:开封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智慧城市公共信息融合服务平台运维及…

    2024年4月23日
  • 提升社区安防性能 视频监控楼宇对讲将互联

    北上广深人口密集型大城市,住房需求逐年递增,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既推动了一线城市中低端房产资源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延伸了楼宇周边复杂的产业链。尤其是国家近两年提出的“智慧城市”的发展口号,让除房产开发商之外以楼宇周边安防产品为生的市场看到了希望。

    2024年6月14日
  • 教育部推动人工智能支持教师队伍建设行动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今年启动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

    2024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