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传感器自知系统精确提高透明度

当前,物联网正强势崛起。物联网的军事应用,最优先、最核心的问题是明确军事需求:如何将其融入联合作战及其保障体系中,从而有效提升作战能力和保障效能?

  当前,物联网正强势崛起。物联网的军事应用,最优先、最核心的问题是明确军事需求:如何将其融入联合作战及其保障体系中,从而有效提升作战能力和保障效能?


  需求牵引是各类新技术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物联网在军事领域的潜在应用,尤其是受到信息化战场联合作战需求的强力牵引,使得物联网建设日益紧迫地提上议程。物联网军事需求的核心,重在围绕战场态势感知、智能分析判断和行动过程控制等因素,使系统实现全方位、全时域、全频谱的有效运行,从而破除“战争迷雾”,提高战场对己方的透明度,全面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从传感器到射手


  实现战场精确感知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实现智能化感知、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的全新理念,已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物联网军事应用主要包括:战场感知、智能控制、精确作战保障等各系统要素的有机协同。


  战场感知精确化。即建立战场“从传感器到射手”的自动感知→数据传输→指挥决策→火力控制的全要素、全过程综合信息链。从而对敌方兵力部署、武器配置、运动状态的侦察和作战地形、防卫设施等环境的勘察,对己方阵地防护和部队动态等战场信息的实时感知,以及大型武器平台、各种兵力兵器的联合协同、批次使用等,实施全面、精确、有效地控制。


  武器装备智能化。即建立联合战场军事装备、武器平台和军用运载平台感知控制网络系统,动态地感知和实时统计分析军事装备、运载平台等聚集位置、作业、损毁、维修和报废全寿命周期状态等。


  综合保障灵敏化。即建立“从散兵坑到生产线”的保障需求、军用物资筹划与生产感知控制,以及“从生产线到散兵坑”的物流配送感知控制,以有效地实施作战保障力量适时适地适量的综合运用与智能感知动态管控。


  敌情侦察与监测


  构建起全维预警体系


  建立战术侦察传感信息网,往往采用无人飞机或火炮抛掷方式,向敌方重点目标地域布撒声、光、电磁、震动、加速度等微型综合传感器,近距离侦察感知目标地区作战地形、敌军部署、装备特性及部队活动行踪、动向等;可与卫星、飞机、舰艇上的各类传感器有机融合,形成全方位、全频谱、全时域的全维侦察监视预警体系,从而提供准确的目标定位与效果评估,有效弥补卫星、雷达等远程侦察设备的不足,全面提升联合战场感知能力。据悉,目前外军已有大批在研和实用化项目,乃至智能微尘等新技术,将运用到联合作战保障体系中。


  同时,加强重要军事管区人员动态管控与防入侵智能管理系统建设也是重中之重,如在国境线、重要海区与航道,以及战场阵地、指挥所、机场码头仓库等重要军事设施建立传感系统等。目前,一些军事强国均十分重视红外摄像、震动传感及先进雷达等智能信息系统的网络应用建设。


  纳米传感应对潜在危机


  实时监控核生化袭击


  采用纳米生物等传感技术,研制核化生武器监测网络系统,在作战部队配备手持传感终端,或在车辆、大型武器装备上嵌入专项传感器,可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自动侦察感知、实时动态监测核化生武器潜在袭击事件,实现“三防”预警。


  “三防”专业处置机构,可通过远程网络实时掌控监测信息并协同处置作业,从而提高“三防”处置反应速度、质量和效率。除部队作战应用外,该系统还可在平时配装到人群密集的地铁、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目前,国外此类研究成果已日趋走向实用化。


  启动“装备卡”识别计划


  推动未来融合式发展


  外军认为,研制和建立各类移动的军事感知监控网络,在各类军用车辆、车载武器平台及飞机、舰船等加装单项或综合传感器,可构建起统一的“装备卡”识别体系。从而对军用车辆和武器平台等定位、分布与聚集地、运动状态、使用寿命周期等实现状态感知;对武器装备完好率、保养情况等实现状态感知;对联合作战信息系统,实现宏观监控与管理。据外电报道,目前国外智能工程计划已相继启动,这无疑对面向未来实现融合式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读写电子信息标签


  实现物流体系高效运转


  建立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军用物资在储、在运和在用状态自动感知与智能控制信息系统,在各类军用物资上附加统一的相关信息电子标签,通过读写器自动识别和定位分类,可以实施快速收发作业,并实现从生产线、仓库到散兵线的全程动态监控;在物流系统中利用射频识别与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完成重要物资的定位、寻找、管理和高效作业。目前,国际上已有沃尔玛等大型连锁零售机构建立起了相关的物流运行体系,其示范应用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生命体征动态监测


  卫勤保障实时伴随


  未来战场,物联网可建立以单兵电子生命监测系统为基础的卫勤保障信息链,对于进行战场及突发事件现场实施伤病员定位搜救与身份确认具有重要价值。通过电子信息传感器,可有效实现生命体征动态监测和卫勤伴随保障,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精确调度卫勤力量与资源,全面提升卫勤保障力。

物联网传感器自知系统精确提高透明度
阅读剩余 63%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全球首例 提速百倍 5G技术助力国网分布式光伏云网新飞跃

    日前,随着“数据传输协议解析成功”提示窗口的弹出,河北省涞水县南郭下村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正式实现了5G通信链路的全面打通,无数条记载着该电站发电量、功率、转化率等信息的非结构化数据,以10G每秒的速度远程传输到国网分布式光伏云网主站,5G技术在光伏云网成功试运行。这是全球范围内5G技术在能源互联网领域的首次应用,也预示着我国能源互联网全面提速、智慧互联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2024年7月27日 资讯
  • 推动城市数字化建设发展 各省市大显身手

    数智化时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治理的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一起来看各城市为推动数字化建设发展做出的努力! 上海:上海通信管理局:将实施6G预研、人工智能+等12大高质量发展专项工…

    2024年6月22日
  • 四小龙之后,新一代AI企业如何崛起?

    在巨头林立的AI市场,初创企业究竟如何找寻新的场景?又如何构建自身核心优势,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2024年4月5日
  • 家庭安防(居家安全防护)

      家庭安防:守护您的温馨港湾   在现代社会,家庭安全已成为每个家庭关注的焦点。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庭安防系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产品,而是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守护家庭安全的重…

    2024年11月19日
  • 数字经济的智能发展特征

    智能发展代表着智能生产力的方向,将数据密集和技术密集作为发展的主要源头和驱动,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式,创造出优质、巨量、价廉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做大做好蛋糕,有利于共享发展趋势,有利于劳动者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

    2024年3月4日
  • 厦门13项智能技术打造数字社区有四特点

    记者了解到,作为厦门首个数字社区示范工程项目“祥店刘厝”,第二城・幸福生活、国贸阳光、联发新天地等项目,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和技术,为住户提供了便捷便利的现代通信条件

    202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