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新规落地 人脸识别等智能应用或将成标配

目前Gofun出行所运营的全部车辆已加装卫星定位装置,而且内部系统也已经实现了地理信息的远程监控、车联网和电子围栏等的智能技术。在今年四月,北京、佛山启用了“人脸识别”步骤,在用车之前,确定身份的二次核验。还有疲劳驾驶的检测、危险驾驶的行为学习、用车前后车况的自动评估和推送等技术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将很快应用到全国,用多项举措来提升监管的责任,降低业内的安全隐患。

近日,交通运输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相比于六月份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这次发布的指导意见将范围固定在“小微型客车租赁”领域内。明确指定小微型客车租赁是指在约定时间内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者将小微型客车交付承租人使用,收取租赁费用,不提供驾驶劳务的经营方式。而分时租赁,也就是俗称的共享汽车,是传统小微型客车租赁在服务模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是以分钟或小时等为计价单位,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为用户提供自助式车辆预定、车辆取还、费用结算为主要方式的租赁服务模式。


除此之外,新的《指导意见》还充实了反恐防范相关要求,增加了“维护公共安全”、“按要求采集和报送有关信息”等内容;增加了“鼓励使用新能源车辆开展分时租赁”、“鼓励分时租赁经营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等表述。


随着共享汽车的走红,一些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也困扰着运营者和使用者。此前有媒体报道,成都一驾照被扣12分的男子借朋友账号租赁共享汽车后发生交通事故,致路人一死一伤。无独有偶,北京也有网友称,有人利用共享汽车APP上注册和使用简单的特点,“钻空子”使用他人账号租借共享汽车,一些驾驶人员甚至没有驾照。新的《指导意见》如何解决安全上的漏洞?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院公路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浩认为,企业应在《指导意见》的精神下,探索以技术手段完善安全管理。


王浩说:“通篇看这份《指导意见》会发现,它从头到尾都贯穿着安全的要求。在实名制方面,要求分时租赁的这种新兴业态,实名制登记、实名制使用等政策,是作为基础政策来保证使用者是符合要求的。关于分时租赁中用自助的模式来提供租赁的方式,《指导意见》提出,要增强线上能力,包括注册用户和使用的要求。一旦发生了交由其他人使用的情况,马上予以制止或者中断服务。同时也是要求企业通过突破技术手段来做一些风险防控的措施。比如在车内装一些视频识别系统或手机软件识别系统,来保障实际注册人与车辆使用者是同一个人。”


Gofun出行相关负责人今天向经济之声记者表示,目前Gofun出行所运营的全部车辆已加装卫星定位装置,而且内部系统也已经实现了地理信息的远程监控、车联网和电子围栏等的智能技术。在今年四月,北京、佛山启用了“人脸识别”步骤,在用车之前,确定身份的二次核验。还有疲劳驾驶的检测、危险驾驶的行为学习、用车前后车况的自动评估和推送等技术都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将很快应用到全国,用多项举措来提升监管的责任,降低业内的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指导意见》中也提到,要进一步完善小微型客车租赁规章制度,制订、修订小微型客车租赁相关标准。明确小微型客车租赁合同格式文本主要内容,规范租赁合同管理。推动解决租赁车辆道路交通违法处置、租赁车辆诈骗等突出问题,形成统一、开放的租赁市场。


交通部强调,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建立行业基本信息采集分析机制,全面及时准确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者和承租人信用评价制度,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激励和惩戒机制。定期开展服务质量测评和用户满意度调查,并向社会发布测评和调查结果。


交通部认为,分时租赁是传统汽车租赁业在服务模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改善了用户体验,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助于减少个人购车意愿,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及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


对于私家车能否从事分时租赁业务,按照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负责人此前的解释,分时租赁车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且以此营利,服务对象更加广泛,使用强度通常比私家车高,需要在车辆技术性能、安全检测、保险税费等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以更好保护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因此,如果将私家车的车辆性质登记为“租赁”并符合当地有关规定,也是可以从事分时租赁业务的。


相比于自行车,汽车的分时租赁面对的难题要多很多。一方面目前市场上共享汽车企业大多用的都是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在160-200公里的最为普遍,因此找地方充电成了一个难题。另外停车难也不得不面对,一方面汽车不能像自行车一样随时随地停放,另一方面北上广深等城市市区内本就捉襟见肘的停车位很难承受大量涌入的共享汽车。


这次《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城市商业中心、政务中心、大型居民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在不增加城市道路拥堵、不影响其他社会车辆停放的情况下,提高路内停车泊位的使用效率和租赁车辆使用便利度。上海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教授陈小鸿说,共享汽车应主要着重加强固定点位停车方面的管理。


陈小鸿表示:“现在上海的电动汽车都是租赁的,车辆总数将近五千辆,都是用的固定位置,它是通过市场的方式,公司来付一部分停车费。与其购买一辆私家车,还不如用分时租赁的方式,既能解决用车的需求,同时可以通过停车位的优先分配来鼓励这种分时租赁。这同时也是如何合理利用市中心紧张的停车位的办法。”


Gofun出行表示,此前也在多个城市成功布局火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


Gofun出行负责人说:“我们也看到《指导意见》中指出,推进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等交通枢纽的租赁站点建设。其实我们Gofun在前期对21个城市布局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个城市布局了火车站和机场等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政策的指引给予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可以进一步实现共享汽车和不同的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可以为更多的用户带来出行便利。”

共享汽车新规落地 人脸识别等智能应用或将成标配
阅读剩余 41%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中英智慧城市研讨会成功召开

    中英智慧城市研讨会在杭州召开,两国院士专家和与会代表分别围绕“智慧城市技术应用―挑战和解决方案”主题,共同分享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成果、经验,并对智慧城市的整体发展格局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展望。院士们主要聚焦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智慧城市发展技术应用、标准作用及实施方式、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智慧城市和未来社区等5个专题,分别从智慧城市的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管理者、使用者等多角度开展解读和对话,并进行深入研讨。

    2024年4月7日 资讯
  • 工信部公布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名单

    其中在核心基础产品中,中星微申报的面向前端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与应用项目、深鉴科技的面向图像与视频的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加速器芯片开发项目、大华股份的视频监控人工智能SoC芯片研发与应用项目、云天励飞嵌入式视觉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研发及应用项目、云从基于自研SoC芯片的高准确度人脸识别产业化应用项目等入选名单。

    2024年6月16日 资讯
  • 旷视亮相北京知识产权发展沙龙年会 展现企业创新影响力

    由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智慧新经济论坛暨北京知识产权发展沙龙年会于12月28日在京成功举办,中国领军人工智能企业旷视科技Face++受邀出席,会上宣布旷视科技创始人兼CTO唐文斌先生担任“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联合沙龙”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旷视科技副总裁敖翔博士获得2017年度知识产权风云人物企业创新奖。

    2024年4月11日
  • 春晚大明星将亮相2016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

    令人耳目一新的机器人演员背后的语音技术提供商就是科大讯飞!由于植入了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技术,它们不仅能走路会跳舞,更是能听会说,可以与人类互动交流。

    2024年4月13日
  • 又一黑科技!机场人脸识别一年挡住233起冒名者

    该系统是一款精准高效的人证比对智能终端,通过读取身份证登记照与现场持证人员的脸部进行比对验证,判断是否为本人。系统功能包括人脸验证、证件过期提醒、后台数据管理、历史查询及导出等。该系统拥有领先的识别技术,验证快、准确率高,对人脸角度、光线、表情、遮挡等有较好适应性,断网时也可使用。

    2024年9月15日
  • 天津港、生态城多个案例入选天津市首批十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为推动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破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供需两端对接瓶颈,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

    2024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