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检”安全测评出炉――助力人脸识别产业健康发展

1月18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AI国检中心发布《人脸识别系统安全评测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腾讯云、京东科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海康威视、的卢深视成为首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测评的企业。

  1月18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AI国检中心发布《人脸识别系统安全评测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腾讯云、京东科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海康威视、的卢深视成为首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测评的企业。
  近年来,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技术方向,人脸识别在安防、金融、交通、教育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但在技术和应用层面仍存在安全挑战,漏洞攻击、数据泄露、技术滥用等问题屡屡成为社会焦点。因此,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检测机构,AI国检中心就人脸识别系统安全启动测评工作,对市场主流人脸识别产品实施监督检验,规范人脸识别产业健康发展。
  据悉,这是首个人脸识别系统安全能力的国家检测与评估,依据《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人脸比对模型安全技术规范》等现行和在研的有关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呈现攻击、注入攻击等技术手段对人脸识别产品和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测试,有效评估人脸识别安全风险。

首批“国检”安全测评出炉――助力人脸识别产业健康发展
  “人脸识别系统安全风险主要涵盖算法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软件安全等维度。”国家工信安全中心人工智能所副所长刘永东介绍,本次测评对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风险提供明确测试方法,包括算法层面的抗恶意攻击检测,软件层面的静态代码安全测试、注入攻击测试和程序数据扫描等。
  “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问题。首先,对人脸识别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评估,不能采用同一尺度衡量。不同场景对技术安全性判定规则应加以区分。”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所图像检测室负责人朱倩倩说,以门禁通行和金融支付为例,门禁闸机注重通行效率,对安全性要求相对较低,金融支付则非常高。从应用角度而言,没有百分之百安全的技术,所以高风险场景应采用多重身份认证方式。此外,由于人脸识别技术采用深度学习结合大数据训练模式,受呈现攻击测试样本量数据限制,检测不能完全覆盖各种不安全情况,建议采用与人脸识别相匹配的数据库规模测试,结合呈现攻击测试的方式,综合判定人脸识别系统安全性。
  朱倩倩介绍,针对上述问题,AI国检中心将研究应用场景安全等级,按照不同场景、不同功能、不同应用阶段划分人脸识别安全等级,研制技术和应用安全测评标准。持续提高检测水平,研究测试样本差异,为企业提供高水准测试服务,帮助企业找到安全问题,提出改进及优化建议。
  目前,对人脸识别技术的规范和管理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美国、欧盟相继推出《人脸识别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禁令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监管政策,同时主导多项人脸识别国际标准。我国则提出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理念,多措并举推进人脸安全应用,逐步牵头引领部分标准制订,在公安和金融等领域先行构建规范。本次测评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人脸识别标准体系、推动产业规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测评的企业也将参与后续的标准编制工作。
  人脸识别具有高度的社会属性,应在法治框架下开展协同治理。如何贯彻落实政策法规要求?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朱萌认为,技术厂商可联手律师事务所,针对数字经济时代新场景下监管机构的合规要求,对内健全技术合规体系建设,对外输出应用合规咨询服务,比如培育数据安全咨询、数据保护设计与数据安全管理等服务,从技术和业务流程角度提供完整安全保障解决方案。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门禁应用附加值将成热点 安全性是关键

    从目前新建或改造的机场、监狱、场馆、校园的安防系统中看,门禁系统作为其中重要的子系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出入口控制与保护的角色,随着门禁系统网络化应用逐步得到推广,门禁系统已经从单一的子系统,开始向整合、联动其他系统的综合控制安保平台的方向发展,市场规模也将逐渐扩大。

    2024年4月16日
  • 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召开

    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金平出席活动并致辞。

    2024年4月9日
  • 安防线缆生产厂商如何突破产业瓶颈

    目前安防线缆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随着近年来安防行业的迅速成长,进入安防线缆市场的厂商数量众多。

    2024年4月6日
  • 2023这几条新规事关安防,安防人须知

    过去几年,为更好地化解市场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安防行业的冲击,积极推动我国安防行业高效、健康的向前运行,我国出台了多项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及其他政策规范性文件也取得不错的成效…

    2023年8月11日 资讯
  • 刘永好:推进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应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刘永好认为,政府公共数据中不乏大量敏感数据,一旦泄漏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数据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开放政府公共数据的同时,建议对应用主体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只向能够满足数据安全要求的个人和组织开放数据,并严格追踪数据的应用过程,严厉处罚违规行为。

    2024年4月12日
  • 门禁技术多元化引发的市场延伸与应用思考

    近两年,作为门禁技术的新方向,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静脉识别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于是,人们对于门禁的市场前景一片看好。然而,新型门禁的应用也同样面临着“有无政策配套”、“技术稳定与否”以及“后期维护优劣”等多方考验;因此,如何有效利用门禁技术多元化所带来的市场空间、并避免陷入它所引发的应用困境,成为值得所有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