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建议:推动工业互联网、城市大脑等融合应用

民革中央获悉,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推动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原创性研发和融合性创新的提案》指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原创性新一代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已经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AR/VR等领域融合创新广泛应用;传统产业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带来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从民革中央获悉,民革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推动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原创性研发和融合性创新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

《提案》指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原创性新一代数字技术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已经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AR/VR等领域融合创新广泛应用;传统产业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带来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据此,民革中央建议,制定国家数字经济技术战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硬件+软件+平台+服务”产业生态。鼓励数字技术在各个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扩大我国数字经济市场份额,用市场反哺核心技术的原创性研发。

民革中央建议:推动工业互联网、城市大脑等融合应用

此外,民革中央建议,特别是对工业互联网、城市大脑、工业大脑、互联网汽车、自动驾驶等融合应用,鼓励先行先试,推广明星应用。支持龙头企业输出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以及电商、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等领域创新融合应用的先进经验,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快速享受到中国“数字经济”红利。完善吸引和培养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人才保障体系。

在中国,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已经在众多场景得到应用。人工智能ET工业大脑已经在大型能源巨头协鑫光伏的切片车间开展工作,帮助协鑫光伏在半年内提升良品率1个百分点,每年节省上亿生产成本。而2016年上岗的ET城市大脑在杭州的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

在海外,中国的数字技术也受到欢迎。今年1月,马来西亚宣布ET城市大脑引入首都吉隆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当地的交通拥堵问题。在中东地区,被称为“中东MIT”的哈利法科技大学应用中国的数字技术模拟实验,将石油的二次采收率提高到70%。在澳洲,当地知名电商ICONIC同样应用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图像搜索”购物。

业内人士称,随着中国创新的科技企业将工业互联网、城市大脑等诸多产业AI解决方案应用到相应行业,数字技术也将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南非安防行业发展历程及组成

    南非作为非洲重要的国家,安防行业的发展历程呈现独特的现象,这里面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独特的社会背景。本文将介绍南非安防发展的历程以及安防协会、企业等情况。

    2024年4月15日
  • 通过新国标GB/T28181检测的硬盘录像机产品目录(三十一)

    现将根据GB/T28181-2016版检测的硬盘录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DVR/NVR)产品目录公布如下:查询完整目录请点击“相关新闻”:

    2024年9月15日
  • 英特韦特推出全新的国密技术门禁产品

    英特韦特积累近20年门禁行业经验及拥有强大的软硬件技术开发实力,2013年取得《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和《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向市场正式推出NeX Guard 国密技术门禁产品。该产品严格遵守《重要门禁系统密码应用指南》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系统使用的所有密码设备均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审批。

    2024年7月12日
  • 区块链技术(赛亚):区块链如何保障疫情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预警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范围内39种传染病数据的汇聚和监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条件的成熟,国家还相继建设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一级其核心子系统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基本实现了基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病例的实时、在线、直接报告。虽然当前的预警系统正在不断的完善,但站在数字技术的角度,重新审视和仔细研究当前的预警系统,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改进疫情预警系统。

    2024年4月9日
  • 深圳自主品牌培育计划入选工信部重点项目

    近日,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收到国家工信部科技司专函,由促进会申报的“以自主品牌培育促进深圳企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入选工信部质量品牌建设重点项目。

    2024年9月16日
  • 浅析我国一线城市安防市场的发展现状

    安防行业自西方国家引入中国,已经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一线城市安防市场逐渐饱满,市场正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企业借助当地经济的带动以及国家对二三线城市展开的项目,比较容易实现安防市场的拓展。

    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