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工程设计手册(一)

一、对安防工程使用单位和人员的要求
    人侵报警、电视监控系统在整个安全防范体系中仅起报警和监视作用,不能达到安全防范的目的。一般地说,一个完整的安全防范系统应包括:技术系统、实体防范和人员防范,即「人防、技防、物防」。实践证明:只有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系统的作用。因此,拥有入侵报警、电视监控等先进技术系统的单位,切不可忽视人防、物防的作用,要始终牢记人的因素第一。

1.人防与技防

(1)要有足够能制止可能发生的犯罪的保安力量,以配合公安部门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要有抓获犯罪嫌疑人的预案,并进行演练。
(3)坚持主要领导带班,强化队伍管理和值班守机制度,且落到实处。
(4)确保值班守机人员的安全,应严格按照安全防范行业的有关标准选建中心控制室;对暂时达不到要求的中心控制室应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以保证系统中枢的安全。
(5)与值机人员配合,定期测试探测器的灵敏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中心控制室应配有可为值机人员利用的自卫武器和消防器材,应能随时向外界(保安值班室或公安机关)发出紧急报警。
(7)在恶劣天气或是技术系统检修期间,必须加强现场保卫,以防不测。
(8)建立技术系统的日常维护制度,且落实到人。
(9)要使现场工作人员懂得技术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免
引起人为的误报警。
(10)一旦警情发生,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破案。
2.值机人员守则    
(1)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本人无犯罪历史。
(3)认真钻研业务、热练掌握系统操作程序,按时开机,不准私自关机。
(4)严守保密制度,不准私自将无关人员带进中控室;不准将录像带、录音带等转借他人。
(5)按时上岗,坚守岗位,做到接班人不到位,在班人不下岗,严防脱岗。
(6)认真做好值班记录。
(7)爱护仪器设备,保持其整洁良好的工作状态,仪器设备遇下列情况之一及时报告:
①异常发热    ②发出异味
③有异常噪声  ④有引线脱落
⑤其他工作异常情况
(8)在系统检修期间,应积极配合检修人员工作。
(9)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值机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中心控制室。
(10)遇警不慌,积极协助保安、公安人员抓获犯罪嫌疑人。

入侵报警、电视监控工程设计手册(一)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NFC技术新应用:北京今起可刷手机乘公交

    19日,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北京市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发布移动NFC手机一卡通应用。22日,北京移动金融街、东中街、西单、王府井等37家直属营业厅将开始受理更换NFC-SIM卡业务。从22日起,只要持有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并安装NFC一卡通专用SIM卡,在北京就可以通过刷手机完成公交、地铁刷卡和超市餐饮等小额支付。

    2024年4月17日
  • 上海迪堡安防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迪堡安防设备有限公司:智能安防解决方案引领者)

      上海迪堡安防设备有限公司:守护安全的行业先锋   在当今社会,安全问题是每个企业和家庭关注的焦点。上海迪堡安防设备有限公司作为安防行业的佼佼者,凭借其卓越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赢…

    2024年11月18日
  • 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在银行业应用的优势

    通过数据分析和支持低技能用户(或预算有限的用户),云计算提供商将他们的服务提供给各种规模的企业,而其下一步将采用人工智能。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将为关键流程提供动力,并对数据、电源、冷却系统、网络管理等基础设施进行监控。那么,银行业如何从这一市场发展中获益?

    2024年4月21日
  • 浅析影响LED显示屏质量和寿命的因素

    箱体合理设计对于显示屏也很重要,一方面是它的电路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是安全作用,同时还有防尘、防水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通风散热的热回路系统设计是否良好,随着开机时间的延长和外界温度的升高,元器件的热漂移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图像质量变差。

    2024年4月10日
  • 园区安防持续升级,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

     园区,一个在政府同意规划制定、集中某类特定行业、形态企业的区域。近些年,在城市化进程、数字经济建设提速的背景下,已成为现代城市中重要的产业地带,园区安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今,…

    2024年3月7日
  • 高校安防需求大盘点 新旧系统整合问题

    放眼国内高校安防系统建设,目前仍以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紧急报警、电子巡查管理、门禁管理、停车场管理、对讲系统为重点建设内容。其次是各子系统整合管理的需求。新建的高校安防系统多使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因此只要是具备数字化标准接口的模拟监控设备都可以通过SDK接入平台。

    202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