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RFID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近几年,随着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RFID的市场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的RFID应用主要集中在中低频领域(工作频率小于30MHz),在身份识别、安全门禁、电子购票、交通等领域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

    一、我国RFID应用概况及效益
 

     近几年,随着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RFID的市场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的RFID应用主要集中在中低频领域(工作频率小于30MHz),在身份识别、安全门禁、电子购票、交通等领域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我国高频RFID(工作频率大于400MHz)应用有很多政府参与的痕迹,整体规模不大,其中最典型的应用案例就是铁道部的车辆调度系统(ATIS)、海关的自动验放系统和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
 
     在全国铁路调度和统计系统中,已有55万辆车厢、机车安装了无源RFID标签;东北几省的高速公司已经开始尝试使用RFID进行联网收费;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已应用RFID对全市16万只液化石油气瓶、1万只剧毒化学品容器、10万箱烟花爆竹和4万辆出租车车载 计价器进行电子跟踪。铁道部、香港机场、广州、上海、四川政府、中国重汽卡车公司、杭州卷烟厂和昆明市烟草公司已率先采用RFID技术,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中国高频RFID应用规模较小,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的试点项目,但随着标签价格逐渐下降,行业应用环境的逐步完善,预计在2008年前后,物流、供应链管理将会成为RFID的重要发展领域,整个高频RFID市场将得到极大的推动。2010年前后,RFID开始在零售业中应用,中国RFID市场将会迎来爆炸式的增长。随着应用的逐步推广,高频系统在整个RFID市场规模中的比例将会不断扩大。
 
     RFID除了数据快速、准确获得和采集以外,还有如下好处:一是把货物发运的过程和发票处理的过程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整个交货和支付或收账的过程自动匹配,给企业节省很多时间和成本;二是可以控制店内存货,可以和厂商协商,货到付款,减少存款积压的资金,降低财务费用;三是发挥其监控的功能,比如在零售业中,可以在确保进行技术检验时会万无一失,企业可以通过RFID监控其所委托的企业是否真的检验过;此外,在恶劣的环境中比如产品摔坏、灰尘多或是集装箱内部,条形码无法使用,而通过RFID技术可以监控资产是否及时返还公司,第三方采集的信息是否准确等等。
 
     铁道部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是我国最早应用RFID的系统,也是应用RFID范围最广的系统。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铁道部在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建设中,就最终确定RFID技术为解决“货车自动抄车号”的最佳方案。采用RFID技术以后,铁路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统计的实时化、自动化,降低了管理成本。据相关报道,自动抄号后,货运物流每年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3亿多元。再如,中国重汽卡车公司全面启用的车辆智能电子标签把整车的产、供、销和售后服务贯穿成一体,从而实现整车物流信息化管理。采用这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不但能够彻底解决整车生产、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难题,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克服售后服务、质量跟踪和索赔等方面存在难以掌握的现象。
 
     二、我国RFID产业链构建情况
 

     RFID整个产业链包括了标准制订、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芯片封装、读写设备开发与生产、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以及应用系统开发等7个方面。
 
     在标准制定方面,国家标准委已经联合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以及上海标准化研究院等十四个部委,共同进行中国RFID标准的研究,并将形成《中国RFID发展技术白皮书》。现在,我国已经完成了对动物应用RFID标准草案的起草。在芯片设计与制造方面,目前已经有上海华虹、上海复旦微电子、上海贝岭等企业涉足,2004年8月,中国已经推出了超高频的芯片;在天线设计与制造方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研究所等专业院所正在专门对不同频段的天线进行研究;在读写设备方面,上海华申智能、深圳远望谷都在进行研发,已经开发出了900兆RFID超高频的读写器;在系统集成和数据管理软件平台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和AUTO-ID中国实验室已和SAP合作,正在进行电子标签中间件的开发;在应用系统开发方面,上海海鼎对RFID在商业流通领域的应用进行开发,上海通用卫星导航有限公司正在尝试将RFID运用于航空物流管理,上海国际港务正在进行RFID在集装箱管理中的应用测试。另外,北京维深电子、江苏瑞福和江苏盛科也参与其中。在RFID测试技术方面,科技部正在联合建设国家的电子标签测试,提供最新的RFID技术测试和应用测试,为行业应用提供示范和服务。
 
     国家信息安全高于一切,在RFID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应牢牢把握这个核心。RFID标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编码规则、传输协议、中央数据库等,我国必须警惕信息侵略,国家必须掌握电子标签领域发展的主动权。RFID的使用离不开中央数据库,谁掌握了产品信息的中央数据库和电子标签的注册登记和密码发放权,谁就获得了全部产品、产品身份、产品结构、物流及市场信息的拥有权。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编码标准、芯片和核心技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信息安全。 以采用EPCglobal为例,EPC系统的中央数据库在美国,且美国国防部是EPCglobal的强力支持者,如果我国使用EPCglobal的编码体系必然使我们物资有关信息被美国所掌控,这显然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信息安全甚至国防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我国已经规划的RFID的频段有50kHz-190kHz,高频波段是13.56MHz加减7kHz,还有是432MHz-434.79MHz,这些开放频段的所有指标都是参照我们国家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设备技术要求进行的。我国规划的另外一个频段就是900MHz、910MHz、910.1MHz这三个频点,已广泛应用于列车车辆识别,在这方面的使用非常成功。但是这些频点是2005年之前授权铁道部临时使用,到现在为止使用期已经到期,所以对新设备国家不再审批,也就不再重新核准。原因在于我们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已经出现了对现有无线电业务的干扰。所以,国家正在考虑对这一段的频率规划做进一步技术上的考虑,不然对我国的公共移动通信的干扰的影响面是非常大的,这方面的频率规划我们也在做。但是,做完以后也是专门应用于列车车辆的识别,不会应用到其他场所。另外一个频段就是5.725GHz-5.850GHz,应用于不停车收费管理。也是我们国家专门规划的RFID频率。
 
 
     目前进入RFID产业链的企业,有很多是原来从事条码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无疑将会把在条码行业的成功经验移植进RFID电子标签领域。专家认为,虽然RFID发展前景很好,但RFID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条码技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RFID电子标签将和商品条码技术同时存在。
 
     三、RFID在我国的应用案例
 
     1.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
 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TIS)是我国最早应用RFID的系统,也是应用RFID范围最广的系统。深圳远望谷为铁道部开发的“ATIS”(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可实时、准确无误地采集机车、车辆运行状态数据,如机车车次、车号、状态、位置、去向和到发时间等信息,实时追踪机车车辆。目前,深圳远望谷的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已遍及全国18个铁路局、7万多公里铁路线,包括拥有自备铁路线和自备车辆的大企业,也广泛使用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进行车辆运输和调度管理。
 
     车号自动识别系统能为机务折返段内部的运输调度管理和部门的管理自动提供连贯性的基础数据信息。因此,结合机务折返段的具体管理需求,在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础上,可开发出各种应用功能,进行科学的数据统计、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使该系统的应用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折返段的运输活动逐步走向协调统一,减少各种与折返段运输相关的辅助时间,从而提高机务折返段的管理效率,节约生产与运输成本。
 
     XC型车号自动识别系统采用了微波射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将采集到的车号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到运输管理信息中心。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由车载设备、地面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铁道部中央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等)四部分组成。其中,ATIS的车载设备由机车电子标签、机车标签编程器、车辆标签组成。
 
     ATIS可以为铁路运输带来的直接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准确的货车占用费清算,避免了货车占用费的流失,每年可为铁道部增收近3亿元;第二,配合“5T”系统,根据车次、车号、车辆的端位对运行车辆进行故障准确预报和跟踪。举例来说,单THDS(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一项,原来没有车次、车号信息,每年误扣、甩车数量高达1万辆(即1万列)以上,因此而打乱行车秩序造成的经济效益无法估量。
 
     第三,系统信息为列车实时追踪和电子确保系统提供了实时、准确的基础数据,有利于铁路现场管理和车辆调度,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
 
     过去,车号的抄录和汇总全靠口念、笔记、手抄的人工方式进行,错漏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由于漏抄车号造成了铁道部货车占用费的大量流失。此外,路用货车数量庞大,车辆分散于全国各地,铁道部每年都需要抽调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清查、盘点,耗时费力。
 
     2.海关车辆自动核放系统
 
     海关是境内与境外日益连接的桥梁和纽带,为国家肩负着安全和防走私稽查的重任,海关闸口车辆日通行量大,容易造成闸口瞬间堵塞,为关口的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远望谷公司推出的海关车辆自动核放系统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对通行车辆进行自动识别,能有效地提高闸口通行效率并对各种过

我国RFID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阅读剩余 42%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RFID隧道施工安全监测系统方案

    导读:隧道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监测管理系统是在第二代无线射频(RFID)识别技术、无线视频监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通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成功研发的综合管理平台,为隧道建设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1月18日 方案
  • ETC电子收费:引领节能智能交通新航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一些省公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在通车公路里程增加的同时,交通流量也在不断增加。智能交通的建设发展迫在眉睫,而停车诱导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科技化元素普及构建了智能交通的快速发展。

    2024年9月16日
  • RFID在路桥收费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从1984年国务院出台“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以来,全国各地利用路桥收费这项政策为国家筹集了大量的公路、桥梁建设资金。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人们已经接受了对某些道路、桥梁征收通行费这一事实后,传统路桥收费方法的缺点(如效率低下、漏洞大等)却显得越来越突出。

    2024年4月21日
  • RFID技术在安防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内建无线电芯片的技术,芯片中可储存一系列信息。射频识别产品的体积可做到极小,并可附着于需要辨别的实体上,以非接触的方式快速读取其储存信息。

    2024年4月14日
  •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应用方向

    物联网在医疗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医院对医疗信息管理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身份识别、样品识别、病案识别。其中,身份识别主要包括病人的身份识别、医生的身份识别,样品识别包括药品识别、医疗器械识别、化验品识别等,病案识别包括病况识别、体征识别等。

    2024年4月15日
  • 浅议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前景

    与传统消费电子产品相比,生物识别技术是一种相对成熟和简单的技术,生物识别产品也多为嵌入式产品,这都使生物识别产品对技术和品牌的要求都相对较低,从而生物识别企业进入制造领域的门槛也较低。

    2024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