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河北

按照部署,到2027年,河北初步构建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全省在营数据中心将达260万架标准机柜,服务器规模约1500万台;数字政府应用成效基本显现,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河北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建设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河北。到2027年,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到2035年,数字技术深度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部署,为我们加快建设数字河北指明了方向。”河北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付振波表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找准河北经济建设的发力点,把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河北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之一,明确提出到2027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基本实现数字政府智慧化、数字经济高端化、数字社会智能化,数字化变革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建设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河北

 按照部署,到2027年,河北初步构建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全省在营数据中心将达260万架标准机柜,服务器规模约1500万台;数字政府应用成效基本显现,履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目标已定,落实为重。河北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和新增长点,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建设网络强省、数字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经济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1至9月,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49.7亿元,同比增长1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河北省数字经济规模达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占GDP的比重达到34.4%。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紧紧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科学谋划、系统部署,提出到2035年,建成新型能源强省、现代化交通强省、临港产业强省、制造强省、农业强省、物流强省、质量强省、数字河北等,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展现出美好图景。

 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新征程上,河北将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以实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为引领,强化创新驱动与数字赋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度融合,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河北数字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河北。

 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深入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紧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和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机遇,构建集约高效、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坚持创新,加强成果转化,攻克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卡脖子”技术,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基地,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持续办好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开展企业上云星级评定,加快企业上云步伐,引导10万家企业上云。建设河北省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园区进集群进企业,争创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工业互联网等试点示范,打造一批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案例。

 深化电子政务建设应用。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倡导共建共享共用,提升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整体效能,推动政务信息化上水平。推进智慧党建,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整体协同的网上政务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推动信息化惠民服务。聚焦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加快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倡导各类公共服务“数字无障碍”,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

 按照部署,到2035年,数字技术深度赋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新一代通信、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数字化进程基本完成,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数字经济全面进入繁荣成熟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高地,雄安新区建成全球数字城市新标杆,石家庄建成“中国数字新城”,张家口建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关键节点,廊坊、保定、秦皇岛等地区形成数字产业集群。数字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广泛应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更加健全完善,远程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家居、智慧养老使人民群众生活更加舒适、更有品质。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新风口已经开启 各地如何发展大数据产业?

    信息时代,数据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价值日益得到彰显。汇集了各类数据信息的大数据技术,已然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4月13日
  • 高新兴成为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成员单位企业动态中国安防行业网

    近年来,高新兴规模不断扩张,目前集团员工总人数300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1000名。高新兴表示,2018年度研发费用将超过4亿元。目前高新兴在动环监控、RFID、汽车电子标识、警用执法记录仪、巡逻机器人等领域技术储备雄厚,拥有众多专利,也是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主要提供者。

    2024年4月9日
  • 我国将出台信息消费发展指南 2020年规模将达6万亿

    事实上,从2016年开始,我国已经启动了信息消费试点示范城市的遴选,遴选出北京、成都等超过20个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以及60个信息消费创新应用示范项目,涵盖电子商务、智能物流、互联网金融、公共服务信息化、智慧家庭、公共数据开放、数字文化和信息消费环境8个领域,和交通、医疗等15个细分应用和服务平台。

    2024年4月16日
  • 深度探秘大数据新应用 2018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召开

    十一年长路,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秉承初心,专注会议品质,带领广大技术爱好者一同见证了中国大数据生态系统的建立、发展和演变――从开发者眼中的陌生术语,到服务寻常百姓的互联网基础架构基石,从 2008 第一届 Hadoop 沙龙,到 2017 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活动已涵盖 15 大专题论坛,超过 140位的国内外技术专家,以纯享式的技术分享吸引了千名大数据行业精英、技术专家探讨切磋

    2024年4月18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实施指南》从总体要求、科学制定部署模式、按需合理选择云服务、稳妥有序实施上云、提升支撑服务能力、强化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企业上云的工作要求和实施建议。

    2024年4月18日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全面建成

    “武汉、广州、重庆、上海、北京”5个国家顶级节点和“南京、成都”2个灾备节点先后建成上线,“5+2”国家顶级节点全面建成,集中打造了自主可控、开放融通、安全可靠的标识解析体系,开启了工业互联网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篇章。

    2024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