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路线再掀波澜?激光雷达成“标配”

关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以摄像头为主导的纯视觉方案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之间也都有着各自的支持者。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关于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争论已经持续多年,以摄像头为主导的纯视觉方案与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之间也都有着各自的支持者。

国内企业在纯视觉路线上落后于特斯拉,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可以摆脱对视觉技术的依赖,但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单颗激光雷达的成本价格接近一万元。

随着汽车电动化的不断推进,路线之争似乎迎来了关键时刻。2022年可以说是激光雷达实现规模上车的一年,根据集微咨询统计,目前国内市场已有超过30款车型已搭载或计划搭载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路线再掀波澜?激光雷达成“标配”

受激光雷达的造价影响,大部分车企会选择单/双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的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不少车企在推出新款车型时配备三颗甚至四颗激光雷达,试图以此来吸引消费者。

从功能和性价比的方面出发,双激光雷达基本上满足了智能辅助驾驶的需求,具备自动泊车、高速NGP和城市NGP辅助驾驶等功能,采用激光雷达与其他传感器进行融合感知的方式,既降低了车辆购入成本,也提供了更好用的智能体验。三颗甚至四颗激光雷达的性价比不高,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车辆的维修成本。

自动驾驶的发展与政策息息相关。2022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积极促成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先后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开放自动驾驶路段,为自动驾驶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持。除此之外,国家对高精度地图绘制资质的要求收紧,从数据测绘到专有云服务都提出了安全合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外资企业不能申请测绘资质,只能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向境外传输包含地理信息的数据需要经过审批。

2022年以来,量产渐进式的自动驾驶成为业内新“共识”。不少车企都选择先做城市NOA,以此获得数据和现金流,为技术的迭代提供资金支持。未来随着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量产上车,NOA全场景的落地节奏也将加快。届时,自动驾驶公司的竞争将集中在车规级软硬件研发上。

随着激光雷达车型的逐渐上市,预计未来两年将迎来大规模化落地,激光雷达在功能层面的成熟将会给智能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化。相信对汽车感知功能开发拥有深刻理解,同时具备完整系统开发经验的车载激光雷达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盈利增收。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北京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新生态

    无人驾驶、智慧工厂、远程医疗……如今,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北京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交通、医疗、安防、教育等领域,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作为科创资源密集的高地,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日趋形成国际重大原创成果涌现、头部企业荟萃聚集、创新创业活跃的AI产业新生态,朝着成为新一代创业公司的灯塔、人工智能创业者的乐土、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领头羊的目标不断迈进。

    2024年2月12日
  • 车联网车路协同5项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启动

    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组织召开《道路交通管控设施数字身份及认证通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及认证通用规范》《道路交通管控设施信息交互接口规范》《道路交通管理车路协同系统信息交互接口规范》《电动自行车电子身份及识读通用规范》等5项国家标准启动会,18家参编单位代表参加。

    2024年11月21日
  • 硬核来袭,米立2021年战略新品发布会看点回顾

    米立科技常务副总经理刘远涛先生表示:“米立基于全场景”1+1+N“战略,从人、空间、设备的关系,通过对空间做减法的方式,对产品要素进行打散和重构,将孤立、碎片的家居交互变得统一而高效。”

    2024年1月28日 资讯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智能网联产品缺陷分析与安全评价试验能力建设(二期)项目中标公告

    一、项目编号:GXTC-D-23630355(招标文件编号:GXTC-D-23630355) 二、项目名称:智能网联产品缺陷分析与安全评价试验能力建设(二期)项目 三、中标(成交)…

    2024年6月23日
  • 深圳智慧停车场赋能未来出行 公交车从“睡马路”改住“电梯房”

    9层高的钢结构停车楼,自动“闪转腾挪”的立体停车设备,能够“一屏掌控”的公交车停车、充电功能……近日,工…

    2023年10月17日
  • 关于推介智慧养殖智能装备技术的公示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做出关于推介智慧养殖智能装备技术的公示。 农机化总站〔2023〕187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精神,根据《“十四…

    2023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