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 用技术和生态“解锁”新场景

物联网、AI等新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智能门锁产业经历了从钥匙开锁到密码解锁,再到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生物识别的技术变迁。与此同时,更多玩家入局也加速了行业技术革新和体验升级,助推智能门锁朝着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物联网、AI等新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智能门锁产业经历了从钥匙开锁到密码解锁,再到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生物识别的技术变迁。与此同时,更多玩家入局也加速了行业技术革新和体验升级,助推智能门锁朝着更安全、更便捷、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智能门锁新品迭出

4月17日,国内智能门锁头部企业德施曼发布了虹膜识别、微信音视频通话、AI语音注册、SHOTAX哨兵猫眼系统四大突破性技术,同时推出了AI虹膜智能锁K10、悬浮智控锁K77、猫眼大屏智能锁Q5MPro、猫眼后屏智能锁Q3MPro等搭载相关技术的产品。

智能门锁: 用技术和生态“解锁”新场景

其中,虹膜识别技术尤为被业界关注。据了解,传统虹膜识别技术一直存在两大难题:一是传统虹膜技术有效识别距离范围窄,使用不便;二是识别高度窄,人眼需要配合摄像头朝向。这些技术难点导致传统虹膜识别远未达到消费级需求。

德施曼方面称,通过光学镜头技术创新,德施曼突破了虹膜识别技术的有效识别距离限制,识别有效范围扩大了4倍。另外,德施曼创新了虹膜自追踪识别系统,能快速有效锁定高度位置,实现镜头自动寻人,然后通过自动对焦技术,锁定虹膜并识别虹膜。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华为也带来了全新升级的智能门锁产品,并上线了留言备忘录、独居老人安全提醒和儿童回家提醒等功能。

与德施曼一样,除了使用便捷性之外,安全性成为华为智能门锁反复强调的重点。

华为方面表示,华为智能门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进行了安全防护。硬件方面,华为智能门锁采用C级锁芯,并使用了防猫眼开锁、防暴力破坏等技术保护措施,能有效防止不法分子对家庭安全的侵犯;软件方面,华为智能门锁配备了安全告警和AI监测抓拍等功能,当门外有人徘徊时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出相应处理。

市场渗透率持续扩大

奥维云网(AVC)发布的《2022年中国家用智能门锁线上市场总结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家用智能门锁市场全渠道推总销量为1805万套,其中线上市场约占32%,规模为537.8万套,同比增长17.4%。奥维云网预计,2023年中国家用智能门锁全渠道销量将达到1960万套,同比增长8.6%,其中线上市场预计销量为617万台,同比增长14.7%。

知名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今年4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及智能门锁行业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智能门锁市场正处于爆发增长阶段,未来五年市场整体规模预计将突破400亿元。

面对增长空间如此巨大的市场,众多品牌争先加入了这一赛道。具体来看,眼下智能门锁赛道玩家大致可分为三大阵营:以德施曼为代表的传统锁具品牌、华为等互联网科技公司、海尔等家电业巨头。

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市场上的智能门锁品牌超300个,在售款式近1800种。随着智能门锁技术不断成熟、产业链更加清晰,市场日渐呈现出百家争鸣势态。

技术和生态成竞争焦点

智能门锁产业虽然实现了爆发性增长,但奥维云网分析师认为,与欧美60%的渗透率、日韩70%的渗透率相比,我国智能门锁的市场渗透率依旧较低。随着行业持续普及和消费者对智能门锁接受度逐渐走高,行业正在向“刚性需求”转变,新技术成为各家品牌竞争的焦点。

德施曼相关负责人称,作为专业智能门锁品牌,德施曼一直在关注用户的真实痛点,进行技术创新。例如,除虹膜智能锁外,德施曼还是行业首家接入微信音视频功能的智能锁企业,让智能锁通话像微信视频通话一样方便。截至目前,德施曼已拥有200+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以及200万+的自有/现有产能与供应链。

此外,在业界看来,华为品牌代表着科技和品质,拥有极高的认知度,这是华为进军智能门锁产业的最大优势。另外,智能门锁的核心不在于五金锁体,而在于电子和智能部分,关注的是电源功耗设计和网络连接能力,以及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猫眼抓拍等生物识别和视觉成像等。

不仅如此,传统智能门锁的销售渠道往往是家装建材渠道,但华为却有着极其强大的渠道能力。更重要的是,目前智能门锁领域尚未形成绝对寡头的竞争格局,生态将会是近年内的布局重点。

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的智能门锁行业已走过粗放型生长阶段,正在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迈进。无论是市场和消费者,需要的将是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更好的综合服务体验。因此,智能门锁市场接下来必然是一场关于技术、渠道、营销的综合竞技。

阅读剩余 19%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分析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近几年来,已开发应用了声音识别、签字识别、指纹识别、掌形识别、眼虹膜识别等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上述识别技术相比较,而最近开发的人体面貌识别技术则具有简便、准确、经济及可扩展性良好等众多优势,因此可广泛应用于出入口控制、安全验证、安防监控与搜寻罪犯等有关方面。

    2024年4月14日
  • 七大安防生物识别技术全解析

    生物测定技术根据人体自身的特征如指纹、声音等来识别个人的身份。目前,有很多的生物测定技术可用于身份认证。这里,我们描述一下大多数流行的生物测定技术是怎样工作的,并对它们抓图、抽取特征、比较和比对的功能做以简单的评论。

    2024年4月12日
  • 监狱虹膜识别门禁系统方案

    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监狱与金融部门的安保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关押犯人的监控区域与办理现金业务的银行营业等场所,尾随工作人员进行越狱、 盗窃、抢劫已经是监狱、银行犯罪中最常见的犯罪手段之一,即在工作人员打开进入第一道门或营业柜台内的门后,犯罪分子会挟持工作人员冲入第一道门或柜台进 行犯罪。

    2024年1月16日
  • 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及对数字处理器分析

    目前,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用的生物特征有基于生理特征的如人脸、指纹、虹膜,也有基于行为特征的如笔迹、声音等。下面就这些常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简单介绍。

    2024年4月20日
  • 用耳朵付款?生物识别技术安全和隐私问题尚待解决

    生物识别技术的研究如今被炒得火热,众多手机App都能读取特定于你身体的一部分以核实你的身份,但也将各种各样的安全和隐私问题推上了台面。而政府和厂商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仍悬而未决。

    2024年4月11日
  • 四类门禁系统简述

    为了更一步适应高安全度的要求,门禁系统也经历了RFID卡门禁、指纹门禁、虹膜识别门禁、面部识别门禁系统的变革。门禁四大系列.

    2024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