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发布

10月12日,国家大数据(京津冀)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交流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发布了《京津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

《京津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发布

图为国家大数据(京津冀)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交流会现场

在10月12日举行的国家大数据(京津冀)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交流会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发布了《京津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集聚逐步显现,逐步形成了由基础架构、数据资源、应用服务和支撑服务构成的完整大数据产业链。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结合多年全国大数据案例征集的数据及行业资源,从京津冀大数据融合发展现状、分领域融合分析、努力开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新局面等角度,对京津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情况进行调研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京津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京津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成效显著,顶层设计逐步完善、管理体系逐步健全、基础设施初具规模、行业应用不断深入、融合基础不断夯实、产业协同初步形成、产业集聚逐步显现。
在顶层设计方面,三地政府分别制定并发布了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保障。2017年8月18日,在天津启动运营的“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处理中心”,已成为京津冀大数据协同处理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廊坊建设的“京津冀大数据感知体验中心”于2017年5月18日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在管理体系方面,京津冀在各自区域内推动建立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强化政务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推进公共基础信息共建共享,提高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水平,推动数据资源的统筹利用。北京市六里桥市级政务云、天津市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云上河北”建设的投入使用,实现了政务资源的共享整合。
在基础设施方面,数据中心规模增长迅速,全球领先、全国第一的海量冷数据处理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北京张北“中国数坝”云计算产业基地建设、承德的“1144”工程等落地实施,初步形成了张家口、承德、廊坊等环京大数据基础设施支撑带。网络基础设施正加速升级,京津冀地区移动高速宽带网络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部署了众多CDN网络节点,有效提高了互联网业务的响应速度,支撑了互联网网络的高效运行。京津冀地区对既有基站进行改造,从基站配套、外电引入等各个方面开展适应5G网络的升级工作,截至9月,北京已建成5G基站超8000个,天津已建成5G基站超3000个。
在行业应用方面,交通大数据协同应用,河北高速大数据分析平台整合了河北全省高速公路历史和实时业务数据80亿条,实现了路网运行分析、节假日交通态势预判、异常车辆分析等几十项大数据分析服务,并实现了高管局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共享。健康医疗大数据协同应用,河北省级双活数据中心建成并稳定使用。全省467家二级以上医院依托河北健康云的双活数据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30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0000多个村卫生室的国内最大规模省级统一部署的乡村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大数据协同应用,京津冀旅游大数据协同平台基于用数据服务政府、服务旅游行业、服务游客的理念,针对旅游行业监管、规划等众多业务难题,构建面向不同服务对象的平台服务体系。工业大数据协同应用,滨海工业云平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以超级计算驱动制造业创新发展,为近200家大型及上市企业提供平台支撑。截至2018年底,注册用户超过15万户,重点企业用户平均信息化投入成本降低达70%以上,实现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在融合基础方面,安排大数据应用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相关项目建设。
在产业协同方面,各示范区根据试验方案,突出各自大数据产业发展特色,初步形成各示范区产业特色,示范区之间的产业协同逐步形成。
在产业集聚方面,2019年,在工信部评选的94个大数据优秀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案例中,京津冀企业入选33个。其中,大数据产品案例10个,主要涉及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交易流通、清洗加工、安全保障;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案例23个,主要涉及工业、交通、能源、医疗、金融、商贸等行业领域。
白皮书还对京津冀大数据在工业、医疗、交通物流、旅游等领域的典型应用进行了分析。白皮书建议,为努力开创京津冀大数据和实体经济融合新格局,下一步,京津冀三地需强化数据连接整合,提升融合支撑能力;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优化融合要素保障;促进数据深度应用,培育融合发展生态;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健全发展政策体系。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国家数据局征求意见:全面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数据局近日发布了《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024年6月25日
  • 汽车租赁:车载智能终端助力共享经济

    除了购买保险,现有的几个P2P租车平台都设置了非常严格的准入机制。在记者注册完宝驾租车的第二天,即有客服人员电话通知记者上传身份证和驾驶证。“我们对征信服务工作非常重视,这是对车主的有力保障。”李如彬说,车载智能终端也能监控车辆位置和驾驶情况。

    2024年6月14日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塔全景云数据平台服务项目的公示

    (项目编号:ZXYB-2022-0122) 经我校发展规划处申请,我办拟对该单位委托的青塔全景云数据平台服务项目采用单一来源方式招标采购。 拟采用单一来源方式招标采购理由如下: 青…

    2024年2月19日
  •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远程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发布

    该标准是信息安全鉴别与授权标准体系及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架构中重要的基础标准。标准提出了以人脸识别为手段、以密码技术为保障的人脸识别系统,在远程可信环境中为信息系统提供用户身份标识与鉴别服务的安全框架,重点解决了前端可信环境、活体检测、服务端人脸库安全等关键环节的标准化问题。

    2024年1月30日
  • 四川省《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发布

    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的《四川省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建设技术规范》(DB51/T 2897-2022)地方标准于2022年05月20日发布,2022年07月01日正式实施。

    2024年2月11日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标准正式发布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通过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发现企业网络和信息系统与国家安全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找到目前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通过安全整改,提高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降低系统被各种攻击的风险。

    2024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