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省市出台产业政策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成型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政策聚焦的新兴产业。《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详细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安徽、吉林、贵州等20个省市,根据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和措施。业内认为,中央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高度重视,已陆续出台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随着各地更为具体的措施亮相,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已基本成型,并正在形成良好的央地联动效应。这不仅有助于中央层面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快速落地,还能促进产业加速应用,更快和汽车、医疗、物流、制造业等关键产业融合。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政策聚焦的新兴产业。《经济参考报》记者通过详细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安徽、吉林、贵州等20个省市,根据各地实际发展情况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和措施。业内认为,中央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高度重视,已陆续出台一系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随着各地更为具体的措施亮相,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已基本成型,并正在形成良好的央地联动效应。这不仅有助于中央层面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快速落地,还能促进产业加速应用,更快和汽车、医疗、物流、制造业等关键产业融合。

出于对产业的高度重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布局较早。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并将人工智能列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2016年3月,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当年公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智能硬件行业创新发展行动(2015―2018)》《“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多份产业指导文件,均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做出详细安排;2017年3月,人工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0月,人工智能被写入十九大报告,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当年7月和11月,国务院相继公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进一步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出规划的同时,提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和已有各类产业融合。

随着中央层面产业政策不断出炉,各地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也日益重视。从2016年开始,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陆续出台了地方性产业政策和措施。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安徽、吉林、贵州等20个省份出台了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例如,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人工智能创新专项支持实施细则》,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江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发展的若干措施》。此外,天津、上海、贵州等地还提出,要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如《贵州省“互联网+”人工智能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18年前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江西省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发展的若干措施》则表示,将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20省市出台产业政策 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成型

业内认为,我国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已基本成型,并正在形成良好的央地联动效应。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制定和出台具体的产业政策,是我国推进产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之一。

通过出台有针对性的具体政策,一方面,可以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应用,加速人工智能应用市场成型;另一方面,有助于产学研快速整合,形成完备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做大做强。

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中央和地方的产业政策照顾到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方向、扶持措施、产业应用、产业风险等多个层面的问题,对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健康有序发展大有裨益。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仍在不断完善中,这将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活力,有助于人工智能产业在我国快速应用,并被社会接受,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成熟、壮大奠定基础。

《经济参考报》记者此前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未来我国还将出台多个细化措施,鼓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据悉,未来我国将出台的人工智能措施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具体产业落地政策,包括出台针对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财税优惠政策,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引导市场力量,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第二类是推进各类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包括按照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和框架,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引导现有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基地,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前沿方向开展研究,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第三类是制定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开展与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民事与刑事责任确认、隐私和产权保护、信息安全利用等法律问题研究,重点围绕自动驾驶、服务机器人等应用基础较好的细分领域,加快研究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法规,为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奠定法律基础。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8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加快区块链等集成应用

    试点企业要主动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生产、流通、消费模式变化,加快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区块链、5G、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在供应链领域的集成应用。

    2024年4月12日
  • 工信部人工智能揭榜优胜成果发布 智能安防位列其一

    大会同期举办了“人工智能揭榜优胜成果展”,本次展览结合天津(滨海新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展重点,遴选了部分领域揭榜优胜企业产品展出,覆盖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训练资源库、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智能安防产品、智能无人机等八大领域。

    2024年1月29日
  • 人工智能的未来以及对企业的意义?

    以人工智能为首的技术在增强人类能力和重塑人类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代码驱动的集成信息和连通性的系统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带来了未开发的机会和前所未有的威胁。

    2024年4月13日
  • 2019世界无人机大会深圳举行千架无人机亮相

    2019世界无人机大会暨第四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6月20-22日在深圳开幕。

    2024年4月13日
  • 高文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自上世纪70年代,人工智能在演进中不断变化,包括机器定理证明、机器翻译、专家系统、博弈、模式识别等等,最终形成三大学派,符号学派、连接学派以及行为学派。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浪潮来自1956年~1976年,当时符号主义盛行,功能主义占据主流,其标志性的基石是在统计方法中引入符号方法,进行语义处理,出现了基

    2024年6月16日 资讯
  • GK2023-04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智慧化实验室管理系统中标(成交)结果公告

    一、项目编号:GK2023-041 二、项目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智慧化实验室管理系统 三、中标(成交)信息 1.中标信息 序号 标项名称 总价(元) 中标供应商名…

    2024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