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运行腾讯乘车 智慧交通实现全面覆盖北上广深

9月12日,腾讯乘车码在北京公交试运行上线,支持通州、昌平、顺义、密云、大兴、平谷等区域500余条公交线路5000余辆公交车。至此,自2017年7月上线以来,腾讯乘车码已全面覆盖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北京运行腾讯乘车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北京运行腾讯乘车

北京运行腾讯乘车 智慧交通实现全面覆盖北上广深

原标题:

腾讯乘车码试运行上线北京

9月12日,腾讯乘车码在北京公交试运行上线,支持通州、昌平、顺义、密云、大兴、平谷等区域500余条公交线路5000余辆公交车。

至此,自2017年7月上线以来,腾讯乘车码已全面覆盖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今后,在北京乘坐公交车,除了刷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乘车、投币购票之外,市民还将有新的选择――刷码乘车,市民使用“腾讯乘车码”或“北京一卡通”微信小程序就能刷码出行,并享受与一卡通普通卡相同的乘车优惠。

业内认为,腾讯乘车码小程序的出现,提高了交通运行的效率,可以帮助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实现了快速通行与便利支付,0.2秒极速验证技术和一键享受“先乘车,后付费” 的移动支付体验,有效满足了北京公共交通大客流快速通行的要求。

据介绍,市民首次使用腾讯乘车码,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腾讯乘车码”,定位到北京市开通乘车码后,“北京一卡通电子卡”就会自动加入微信卡包。再次使用时,只需打开微信下拉聊天框打开“腾讯乘车码”小程序,或通过“我-卡包-会员卡”即可轻松使用。

另外,北京一卡通微信小程序电子卡也能实现刷码乘车:用户在微信小程序搜索“北京一卡通”,按提示开通“电子卡”功能,即可自动轻松享受微信扫码乘车的智慧便利。

北京运行腾讯乘车

北京运行腾讯乘车

实际上,“智慧交通”在北京一直备受关注。早在“十二五”期间,智能交通建设已经深入到首都交通运营、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为交通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服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十三五”提出的智慧交通建设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化和发展。

此次腾讯和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的合作,积极响应了国家“公交优先、低碳出行”绿色智慧交通的号召,从智慧应用的层面为北京智能交通建设增添砝码。通过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创新,在北京大客流的环境下,腾讯乘车码为广大用户带来便捷的出行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出行效率。

自去年7月上线以来,腾讯乘车码已覆盖近百座城市,支持BRT、公交、地铁、索道、轮渡等多个智慧交通移动支付场景。

在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的交通布局上,腾讯乘车码先后在广州、深圳、上海落地,加上此次与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四大一线城市交通布局已全面覆盖。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海尔推出家用网络摄像机

    作为国内智能家居的领头羊,海尔的一举一动总是能受到行业厂商的关注。记者近日从海尔某子公司网站(haierview.cn)上发现,海尔智能家居已经悄悄地开通了网络售卖渠道,针对家庭用的网络摄像机售价为1280元。

    2024年7月12日
  • 地平线B轮融资6亿美元,成立三年主攻AI芯片

    国内AI芯片创企地平线宣布完成B轮融资,总金额在6亿美金左右,由韩国半导体巨头SK中国、SK Hynix,以及数家中国汽车集团(含旗下基金)联合领投,估值30亿美金。

    2024年4月13日
  • 信息主导智慧先行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联合体在京成立

    会上,16家联合体发起企业共同签署了《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智慧城市专委会合作协议》,标志着由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主导的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联合体正式成立。

    2024年4月15日
  • “一城一策”助推下 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获新进展

    智慧城市在过去的2017年发展飞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信息化,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用智能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024年4月24日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全方位智能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守护安全的智能之眼   在现代社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公共场所,都需要一套高效、可靠的安防系统来保驾护航。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作为现代安防的核…

    2024年11月20日
  • 辽宁省出台5G发展方案 5G+智慧城市成重点应用工程

    《方案》提出5G+智慧城市工程。利用5G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沈阳、大连等市为重点,开展5G在智能交通、智慧场馆、智慧环保、智能抄表领域示范应用。在重大活动现场和城市热点地区部署5G网络、4K高清摄像头等设施,实现重大活动和交通拥堵现场实时高清监控,提升城市应急管理和安全保障能力。

    2024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