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推出中国首个人脸识别技术自助乘机通关系统

上海机场集团发布的消息称,虹桥1号航站楼(T1)经过三年多改造已全部完工,已于10月15日起全面投用,在新改造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T1)B楼,旅客扫描身份证或手机值机二维码,结合人脸识别等程序,便可自助完成从到达机场至登机的全程。

周一,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推出了中国首个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自助乘机通关系统。


上海机场集团发布的消息称,虹桥1号航站楼(T1)经过三年多改造已全部完工,已于10月15日起全面投用,在新改造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号航站楼(T1)B楼,旅客扫描身份证或手机值机二维码,结合人脸识别等程序,便可自助完成从到达机场至登机的全程。


该公司表示,这些自助安检设备可自动扫描乘客的身份证,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在大约12秒内完成整个安检过程。


不只是上海虹桥机场,几个月前,据媒体报道称,耗资120亿美元兴建的北京新机场将采用最先进的监控技术,缓解安检和扫描拥堵。


报道称,预计,新机场的识别认证系统将通过摄像机将用户外表与全国身份证数据库进行对照匹配。通过计算机视觉,机场还能将用户与其行李进行对照匹配,因此可以轻而易举地跟踪无人看管的行李,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从旅游、零售到银行业,中国的人脸识别系统正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外媒认为,由于人口众多,身份数据库集中,中国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项技术如今正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通过对一个摄像头微笑或眨眼睛,学生可以进入大学的教学楼,旅客可以不使用登机牌直接登上飞机,食客可以在肯德基付款用餐。一些餐馆甚至开始基于一台根据一种算法为顾客相貌打分的机器为顾客提供折扣。


“以前是工作人员用肉眼判断,核对人脸。而自助安检是通过数据分析,肖像比对,自行通过,大幅提高安检的效率,基本12秒就可以完成一个人(安检)。旅客对自助设备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旅客都可以体验这种自助便利性。”上海虹桥机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上海机场推出中国首个人脸识别技术自助乘机通关系统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ioimage智能监控产品应用于某博物馆

    近日,在经过严格的产品测试和正规的招标过程,南方某经济特区博物馆新馆指定使用ioimage智能监控产品的ioibox trk-4000。

    2024年4月14日
  •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在自助银行中的应用

    ATM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通过在传统ATM监控系统中加入智能视频分析单元,实现一系列智能视频处理。它能根据用户预先设置的规则,对场景进行实时的监控,当预设规则被破坏,系统及时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监控人员注意并采取有效的处置手段。

    2024年4月6日
  • 剖析金融机构安防监控系统的现状与前景

    金融安防监控系统是整个安全防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就当前金融机构安防监控系统的现状与金融机构监控系统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以及数字高清监控在金融安防系统的应用与前景做了分析与说明。

    2024年4月6日
  • 荆门城区6月底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

    市交警支队指挥调度科副科长李振华介绍,作为前三期监控系统的补充,第四期的电子监控系统安装工作于今年2月底就开始了。目前,外围施工已基本完成,包括基坑建设、网线分布、架杆安装等。接下来是安装监控摄像机、后台机房建设与调试、并网等工程,预计6月底可以投入使用。

    2024年4月25日
  • 安讯士预测:2014年IP技术带来更多业务

    随着CCTV与视频监控市场的发展,网络视频(或称为"IP监控")的收入将于明年首次超过模拟视频的收入。本文中,安讯士首席技术官JohanPaulsson将进一步分析网络视频监控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2024年4月17日
  • 高清网络摄像机广泛应用于交通监控中

    在交通监控系统中,网络摄像机可以安装在道路路口,用于拍摄红绿灯下各路口的交通状况,一台高清网络摄像机就可以同时监控多个车道;也可以置于交通事故频发场所,用于录制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保障大范围的场景可以清晰记录;还可以放置在交通频繁拥堵路段,用来查看各路段的车辆拥堵情况等等。

    202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