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州:物联网助农养青虾

随着宣科青虾养殖基地的养虾规模不断扩大,至2013年7月,在省、市气象、农委等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宣科水产专业合作社投资20余万元,全面引进物联网技术,共安装物联网设备30余台套,并连线互联网终端,实现对方圆数公里养殖区域360度扫描、24小时监控,保证物联网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自从安装上农业物联网后,我养青虾可轻松多了,再也不会为水质调控和防缺氧而犯愁了。” 面对前来走访养殖大户的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主任孙秀邦,养贤乡养虾能手姚成合边忙乎,边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他径直来到机房演示着,塘口四周画面及各个塘口的水温、水位、溶解氧浓度和PH值,轻松一点,一目了然。


几年前,宣州区养贤乡仁义村作为安徽省首批农业物联网示范点,首套物联网设备进驻宣科青虾养殖基地,率先运用物联网科技于青虾养殖生产中。当地气象部门在虾塘里安装了要素感知元件,养殖技术人员通过“安徽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可以实时掌握虾塘水质的各项定量指标,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池塘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进行人工调控。有了这个平台,养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各项实时指标,做到精准增氧、精准投喂,合理控制换水次数与水电用量。较之以往青虾产量增加了,养殖成本下降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青虾养殖,管理是关键。随着宣科青虾养殖基地的养虾规模不断扩大,至2013年7月,在省、市气象、农委等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宣科水产专业合作社投资20余万元,全面引进物联网技术,共安装物联网设备30余台套,并连线互联网终端,实现对方圆数公里养殖区域360度扫描、24小时监控,保证物联网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


如今,在宣科青虾养殖基地的辐射带动下,该村的青虾基地由当初的300多亩发展到8000亩,养殖社员从10多户增加到125户,户均养殖效益从3万元飙升至10万元。“宣州已成为华东地区较有影响力的青虾养殖基地,‘宣科’牌青虾已成为我省最具竞争力的水产品牌。”宣科水产专业合作社姚勇社长如是说。

安徽宣州:物联网助农养青虾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天津高速公路推出“无感支付”便捷出行

    据了解,“无感支付”此前已在多地停车场得到应用,司机通过将支付账户与车牌绑定,车牌号就变成了“付款码”,车辆在进出停车场时,摄像头在识别车牌后自动抬杆、自动扣费。相比ETC收费模式,“无感支付”不仅开通简单,而且不需要安装车载OUB设备。

    2024年4月25日
  • 邓中翰委员建议加强视频监控信息安全

    邓中翰建议,要将国家标准与行业应用相结合,整体提升我国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安全水平。首先要设立组织机构,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和市场机制引导等方面开展工作,强化各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视频监控信息安全意识,梳理视频监控安全要求,以立法、行政文件等方式明确GB35114国家标准的执行范围、安全等级和管理措施,加大推广应用力度。

    2024年9月15日
  • 医疗物联网解决方案

    导读:智慧医院采用全新的面向物联网的架构技术TOA解决了由于IOT网络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而导致系统设计、开发、维护相对困难的问题。同时开发了基于TOA的面向物联网通信的中间件TOC,实现低成本、高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的面向IOT的医疗智慧解决方案。

    2024年1月19日 方案
  • 浙江安防协会展开团体标准立项征集工作

    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鼓励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标准”。浙江安防协会抓住这一契机,积极筹备开展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目前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完成注册审核,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团标制修订工作打下基础。

    2024年7月27日
  • 2015年底吉林辽源监控摄像机总量或将超五万

    据了解,近年来辽源市积极应用视频监控探头,为建设“平安辽源”提供了有力保障;深化联网应用工作,对维护社会治安进行精确“导航”……一个个遍布辽源城乡各角落的视频监控系统,亮起了全市平安智慧的“天眼”。

    2024年2月5日
  • GSMA:中国在物联网部署方面居全球领先地位

    CNII网讯GSMA(GSM协会)在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期间发布了一份新的报告,着重指出中国在全球机器对机器(M2M)市场的领先地位。

    2024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