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门之指纹智能锁核心技术分析

防盗门以进入了千家万户,而防盗门上的锁却是千姿态百态。从早期的机械锁,到现代的电子锁和智能锁、再到近些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新生智能锁即指纹锁,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渗透也触发了锁业的革命,从安全、方便、与管理等方面给用户带来了高品质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等等的美妙的体验和享受。

  防盗门以进入了千家万户,而防盗门上的锁却是千姿态百态。从早期的机械锁,到现代的电子锁和智能锁、再到近些年来发展势头强劲的以指纹识别为代表的新生智能锁即指纹锁,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渗透也触发了锁业的革命,从安全、方便、与管理等方面给用户带来了高品质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等等的美妙的体验和享受。


  指纹锁的需求


  指纹锁作为第三代安全产品,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机械锁单一开门的功能,是集光学、机械、电子及指纹核心算法技术为一身的高科技产品。现在的指纹锁有很多的功能,比如联网功能,开门记录功能、远程遥控、智能报警、多人模式、管理者级别等等。这些都是与IT行业电子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那么随着人们安防意识的加强、生活水平及需求的不断提高,新的功能、新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应运而生,同时受国家政府职能机构的要求,也有很多相关的需求。


  另外对于银行系统的联动门,金库的3门联动门,指纹枪柜,税务系统、监狱、医疗卫生、教育系统、考试系统等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需求。


  指纹锁核心技术分析


  指纹锁作为高科技的电子信息类产品,对于以下核心技术研究是发展的重点:


  1.指纹的识别算法:目前我公司的指纹产品的识别算法是完全为我公司的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算法,整个相应的技术指标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其中:认假率(误识率):<0.0001%: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误开锁的几率;拒真率:<0.3%:千分之三,也就是您存储指纹后,拒绝开锁的几率;旋转角度:正负180度,也就是可以360度任意的旋转;最大平移:5mm;识别时间:<0.2s,指纹比对处理的时间。


  2.光学采集仪:在众多的指纹采集传感器中,光学的采集系统是最可靠、可适应各种场合,抗破坏、寿命长。而且现在有两款产品(亮、暗背景),通过严格的检测后才应用的指纹锁产品。采集设备有以下关键的技术指标:分辨率(象素数目):指每英寸象素点数目(dpi)。FBI和我国公安部标准要求在警用和一些商用设备不得小于500dpi;如果小于这个值则相邻指纹纹线已无法在图像上清晰分辨,导致特征提取算法无法定位特征点。面积尺寸:有效获得指纹图像的矩形区域尺寸。较大的面积尺寸可以获得较大的指纹图像,提供较多的指纹脊线和谷线,使明确的识别分辨较为容易,目前的光学采集仪的尺寸为:18*22mm,完全可以保证500dpi,(实际是508dpi);灰度等级:图像中每个象素灰度值包含的位数,即A/D转换精度,FBI标准要求8位,但我们的产品是256级灰度,这样保证采集出的纹线到可以清晰体现。几何精度:采集设备的图像几何畸变,用相对百分比来表示,我们专业的称为几何精度或畸变。在大多数光学采集仪系统中,都会有此问题,例如采用棱镜的系统会有梯形畸变、矩形畸变等,但可通过光学系统补偿来校正,如果不补偿校正,会造成采集仪表面不同位置的指纹图像的不一致变形,从而影响指纹的识别;如果需要将图象上传到计算机系统,则会使图象失真,如果畸变的参数在生产造成时无法控制,则会使指纹锁在联网识别系统无法识别其它锁采集的图象,造成联网指纹识别系统无法实现。


  指纹识别综合理论


  指纹识别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众所周知生物识别技术是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一种解决方案。人体的生物特征包括指纹、人脸、声音、虹膜、角膜、掌纹、骨架、静脉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按键力度、运动姿势等,同时包括法医学.的血液、DNA等都属于身体的特征。所谓的生物识别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存储器中,微处理器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


  由于人体特征具有人体所固有的不可复制的唯一性,这一生物密钥无法复制,失窃或被遗忘。而常见的口令、IC卡、条纹码、磁卡或钥匙则存在着丢失、遗忘、复制及被盗用诸多不利因素。因此采用生物”钥匙”,您可以不必携带大串的钥匙,也不用费心去记或更换密码。而系统管理员更不必因忘记密码而束手无策。


  人类在追寻文档、交易及物品的安全保护的有效性与方便性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也就是最初始的方法,是采用大家早已熟悉的各种机械钥匙。第二阶段是由机械钥匙发展到数字密钥如密码、条形码、IC卡、IB卡、射频卡、遥控等。第三阶段是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物特征来辨识与验证身份。生物识别是当今数字化生活中最高级别的安全密钥系统。


  在目前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是最容易发展,也是发展最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应用也最为广泛。指纹在相对性和稳定性方面均非常符合生物识别系统的要求。根据国际生物识别集团IBG的统计,指纹识别占据了生物识别市场的主角。占了生物识别市场的80%份额。

防盗门之指纹智能锁核心技术分析
阅读剩余 34%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2015军事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交流展”五月将在京举行

    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安防项目需求,推进安防技术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与转化对接,“2015军事安全防范技术与应用交流展”将于5月在京举行。

    2024年4月20日
  • 哈尔滨市将实施居民家庭智能安防计划

    进一步巩固“天网”工程建设成果,提高技防实施覆盖率和联网率,增强预防和打击犯罪整体效果。壮大发展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队伍,全面构筑社会面、城乡社区、单位和行业场所、视频技术及虚拟社会防控“五大网络”,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增强公众安全感。

    2024年6月14日
  • 商汤科技解决安防监控“看懂”问题 实现落地应用

    在商汤科技(SenseTime)CEO徐立来看,所谓看懂,就是构建一套高效的系统,实现从感知、预警、分析到决策的自动化,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会得到大范围的应用,还会由此构建全新生态系统,进而驱动“智慧安防”的发展。商汤科技作为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专注于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按照徐立的观点,实现“看清-看懂”的目标,一方面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则要排除业务推进上的阻碍,从而实现整个安防产业的升级。

    2024年4月11日
  • 智能视频监控优势明显 未来道路坎坷多

    最近业内关于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讨论十分热烈,因为智能监控技术在机场安防、轨道交通、金融行业等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看好。本文将介绍智能视频监控的基本知识,并且还将探讨智能视频监控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发展困境。

    2024年4月15日
  • 虹膜技术应用困境:成本高 技术不成熟

    虹膜识别核心算法在国内并未完全成熟,比如识别距离远近、复杂光线环境、睫毛遮挡、异形瞳孔等等因素,都会影响虹膜识别的精准度。尤其是双Camera(双眼)的虹膜识别,相当于是建立一个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对高质量的图像采集,两路数据的同步传输,都具有极大的挑战,同时成本也更高。

    2024年4月13日
  • 白城市消防远程监控巡查消防隐患

    白城市公安消防支队充分发挥消防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快速便捷、精确监管的优势,加大远程监控的巡查、检查力度,缓解了消防监督警力不足的问题。消防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是基于3G通信技术,依托互联网运行的大型管理系统。

    202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