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慧监狱建设中安防智能化的应用与趋势

在智慧监狱建设中,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体来说是提升了监狱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实现了监狱管理模式从盲目管理到精准管理、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碎片化管理到系统性管理的改变。经过监狱智能化目前主要用于安全保障的阶段后,监狱安防智能化将全面和监狱各业务平台进行完善对接,智慧监狱是监狱信息化发展的未来,监狱安防智能化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智慧监狱”建设,2018年12月司法部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监狱”建设的实施意见》,发布了《智慧监狱技术规范》,核心主要涉及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监狱应用及业务的融合,实现对监狱各类信息的感知、分析、处理和整合,通过信息的变量实现智能的控制,通过更深度的融合达到更紧密的协同。

随着智慧监狱口号的提出和全国智慧监狱示范点的快速落地,今年已全面进入到智慧监狱、智能化监狱建设阶段。经历监狱安防智能化主要用于安全保障的阶段后,监狱安防智能化将全面地和监狱各业务系统、业务数据进行多维融合,推动监狱安防智能化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发展,通过监狱业务数据加载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匹配,让智能化会根据监狱业务类型、监狱不同的事件类型等去思考、推理给出处理方法,可以根据每个阶段以及对应的问题指导监狱工作,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浅谈智慧监狱建设中安防智能化的应用与趋势
  

一、现状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安防技术与系统被应用到监所的安全防范中,这些系统在保障监狱内外部安全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监所安全管理需求的提升,监狱安防应用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

一是信息孤岛:安防各子系统相互孤立,无法形成系统间的联动应用,降低了工作效率、应急时间和响应时间;

二是智能化不足:值班民警工作强度大,无法及时预警、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是被动式防御:安防系统长期以来作为“事后取证的工具”无法防患未然,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数据利用率低:安防数据、预警数据、运维数据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法形成用数据管理和研判、决策的闭环。

 

 二、产品与解决方案案例及经验

依托《智慧监狱技术规范》的要求及监狱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个人认为监狱安防智能化既包含了多系统间联动智能,又包含了各子系统的自身智能,所以安防智能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安防集成化

依托于安防综合管理平台集成视频监控、门禁、广播、监听对讲、报警、出入口控制、电子巡查、目标跟踪等子系统,实现数据融合,系统联动,同时构建以在押犯人个体为核心,以监管业务活动和主要数据项为基础,实时通过多子系统的集成联动、业务关联、实现一点报警、多点联动,围绕空间地理、活动轨迹、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各类数据的数据中心,实时汇聚各类监管数据信息,达到数不漏捕、人不漏控、险不漏察。

例如:在押犯人在监舍休息,因突发疾病发作躺在地上,应急指挥平台通过视频智能分析主动预警后进行报警联动,监控中心警报响起并接警处理,自动启动拾音器、摄像头,自动调取监舍人员名单,自动通知医务室,民警和医务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处理,实现一点报警、多点联动,同时也快速提高了值班民警工作的效率。

2.安防智能化

依托于监狱的视频及音频采集,通过人脸识别、周界智能分析、行为分析、人员密度分析、语音智能分析等智能化技术,实现监狱人员的管控、人数的清点、周界智能化防控及人员的徘徊、斗殴、聚集、起身等行为分析、会见、谈话等敏感词的识别预警等智能化应用。

例如:全域人车网格化智能管控系统通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智能分析等技术为基础,对人车数据实时进行分析;根据前端采集设备的密度,将监区依照空间场景、功能场景的不同划分为大大小小不同的网格区域,进行模块化管理;依据监狱业务管理与技术相适应,技术匹配业务需求的强关联,进行监狱管理的业务应用,以进出AB门为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为节点,行为业务流程的闭环。

(1)AB门智能化管控

针对监狱实现对出入监狱大门口的人员、车辆的管理。该系统集人行、车行、会见三通道于一体,围绕采集、审核、认证三个方面进行专业设计,通过部署在前端的智能化采集认证设备、审核客户端以及相关系统软件,实现监狱大门各通道人员自助式信息登记、人像采集、多级网络审核、“刷卡+人像识别”双重身份认证、进出、外来人员/内部人员信息管理等功能。系统具有快速便捷、安全高效等特点。

(2)监区人车管控

从空间上,将监区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网格,每一个网格都是各自区域内所有人车的虚拟集合。从技术上,系统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车辆识别技术,对监区内视频进行结构化处理,从而对监区内人员以及车辆进行网格化管控,提升监狱管理效率以及水平。

从物理上,系统前端主要借助人脸抓拍摄像机、人证一体机以及车辆卡口抓拍设备对人与车进行结构化抓拍。后端则通过网格化管控平台、人脸识别服务器对前端抓拍图片进行处理,并结合监狱流程,进行信息处理。

对在押人员、民警、外来人员以及外来车辆的数量以及信息展示。全监人员统计中可以直观地了解监狱所有人员,例如当前在押人员、临时出监人员、重点管控人员以及民警的人数统计。指挥中心民警可以通过此系统直观了解监区内人员、车辆信息及趋势以及警囚比,为研判预测打下数据基础。对于各类报警信息可视化展示,同时针对监区内的人员或者车辆,通过前端不同形态的人脸、车牌采集设备与民警管理手段相结合,实现人与车的区域定位。监区民警可通过系统查询人员或车辆的大致区域位置,同时关联该网格内的摄像机进行查看,并可实现对关注人员及车辆的轨迹回溯,对于狱内人车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管控。

(3)人员点名

基于前端人脸采集设备,平台信息数据汇总,实现在押人员以人脸抓拍摄像机完成主动式点名;也可在大门及主要通道处,以人脸闸机或全局人脸相机实现在押人员点名。最终通过监狱安防智能化建设为民警在三大现`对在押人员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实现对场所对民警的管理和民警对场所设备的管理,最终达到“物防、人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化管理。

3.智能化升级改造

对监狱已建系统和产品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主要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

(1)线路的利旧。例如在监狱现状还是标清模拟摄像机的情况下,原有部署都是同轴线缆,那么进行智能化升级时可以不改变原有线路的情况下对老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比如采用HDCVI智能化前端,也能实现人员特征的采集及智能化分析,同时还避免了编码、解码过程中产生的图像质量损耗。沿袭模拟标清传输的线路,可减少施工部署的复杂度,降低辅材成本及维护复杂度,以及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

(2)产品的利旧。例如在监狱前端已是高清网络摄像机但是并不具备智能化的情况下,可以在中心增加智能分析服务来满足监狱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智能化既有前端智能又有中心智能,可以根据监狱目前的情况选择前端智能化的设备更换或是中心智能化集中分析处理。

  三、结语

传统监狱管理主要面临监狱在押犯人不断增多,在押犯人构成日益复杂,有暴力犯、涉毒犯、强奸犯等多种犯罪类型的在押犯人及多次判刑的在押犯人持续上升,因此面临在押犯人的狱内劳动、改造及生活中安全的压力及狱外就医等外场押解过程中安全的压力,同时也面临监狱民警和监狱整体安全的压力。传统监狱的业务系统只负责对在押犯人信息数据的采集,各类技术防范系统只起到了监视、控制和事后调查的作用,且各类技术防范系统与业务系统基本都是独立运行的,形成信息孤岛,一旦出现紧急事件,各系统之间无法及时联动,无法快速高效地发挥预警和防范的作用,且传统监狱的管理模式为事后管理、盲目管理、碎片化管理及粗放型管理等几类,这些管理模式及方法使监管工作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在智慧监狱建设中,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总体来说是提升了监狱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实现了监狱管理模式从盲目管理到精准管理、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碎片化管理到系统性管理的改变。经过监狱智能化目前主要用于安全保障的阶段后,监狱安防智能化将全面和监狱各业务平台进行完善对接,智慧监狱是监狱信息化发展的未来,监狱安防智能化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障碍和困难需要跨越和克服,但总体趋势是乐观的,我们坚信只有具备自主、个性化、不断进化完善的智能化大脑,才能解决监狱安防领域日益增加的需求,才能成为监狱安保和业务实战中一把利剑,才能不断提升整个监狱安防领域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监狱智能应用的的升级换代。

作者:段宝泉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专家

选自《中国安防》杂志

阅读剩余 37%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大数据实时智能分析助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近年来,政企对数据分析和决策的时效性要求日益提升,实时数据处理需求在数据分析整体需求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大数据实时智能分析涵盖计算引擎、数据治理、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数据应用等功能模块,能够处理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在为用户提供实时的业务洞察和智能决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年9月27日
  • 视频监控新潮流 前端应用走智能化道路

    随着网络监控应用规模的逐步升级,视频监控行业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其代表性标志是,市场对视频数据的智能分析和有效搜索的功能需求日益迫切,而且要求在前端IP摄像机内就能够实现部分智能视频分析处理,以减轻后端系统的功能负荷。

    2024年4月18日
  • 人脸识别与自动巡检智能分析技术在地铁安防系统应用

    现阶段,视频智能分析在轨道交通行业中主要应用包含几大类:行为分析即拥挤侦测、徘徊侦测、逆向侦测等;特征识别即人脸识别系统等;图像质量自动巡检即系统自动对前端摄像机采集图像质量进行分析报警等。由于当前智能分析在轨道行业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着从事实出发的原则,下文着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着重探讨人脸识别和自动巡检两项技术的应用。

    2024年4月12日
  • 深圳出租车人脸识别系统每周验证44万余人次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运用了新的车载智能终端,采取诸多智能化手段,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包括启用人脸识别技术,加强出租车驾驶员管理。

    2024年10月17日
  • 改变产业结构的三大发动机:5G、物联网和AI

    5G、AI(人工智能)和IoT(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似乎意味着智能连接时代已经近在咫尺。这种新技术的融合体具有改变我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巨大潜力,但是在美好的愿景实现之前,仍然有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需要被解决。

    2024年4月9日
  • 又是一茬开学季 智慧校园真不能少安防科技

    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推进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实现智能化教学、有个性的教学、有趣味的教学、有根源的教学、有沉思的教学……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大背景下,多地开始逐步实施“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形成“漫步云端,智慧互联”的教育新格局。对于安防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机遇。

    2024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