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安防行业,是随着现代社会安全需求应运而生的产业。因素是社会只要还有犯罪和不安定因素存在,安防行业就会存在并发展。事实证明,社会犯罪率往往并不因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而减少。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安防行业,是随着现代社会安全需求应运而生的产业。因素是社会只要还有犯罪和不安定因素存在,安防行业就会存在并发展。事实证明,社会犯罪率往往并不因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而减少。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安防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我国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起源于政府主导、公安部牵头的“3111工程”、“平安城市”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对安防设备和系统产生了巨大需求,推动了国内安防企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在“平安城市”建设的推动下,我国安防市场形成了以视频监控产品市场为主体,与出入口控制与管理产品、防盗报警产品、实体防护产品等专业市场共生共长的新兴市场。我国安防企业在快速发展中逐步完善技术和产品线,一大批安防企业自此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市场规模

2021年中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540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75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8%,预计2021年将达到9452亿元的市场规模。近年伴随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安防成为少数较为景气的行业之一。

我国安防行业从上游到下游,可以分为安防产品、安防工程、运营服务和其他。从产业构成来看,中国国安防产品总收入占整体最多,达49.01%。安防集成与工程市场占比47.30%,运营服务及其他占比3.69%。

发展前景

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均出台了相应的鼓励和扶持政策。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2016-2020年)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安防制造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技术应用向解决方案系列产品化升级。安防行业要服务智慧城市建设、深化行业应用。

2、下游应用市场拓宽为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老旧小区改造带来新的增长需求,2017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截至2018年12月,试点城市共改造老旧小区106个,惠及5.9万户居民。2019年,全国各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万个。2020年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比2019年增长一倍,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披露数据,全国共有老旧小区近16万个,涉及居民超4200万户。老旧小区改造为出入口控制与管理行业带来新的增长需求。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聚焦“1361”整体构架 数字重庆建设开局良好

    重庆各地围绕数字重庆建设“1361”整体框架布局,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数字化全面提升党政机关整体智治能力、高质量发展能力及服务美好生活能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形成了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一体推进数字重庆建设的良好局面并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3月8日
  • 语音提示+可视管理 宇视助垃圾分类智慧化

    宇视科技(uniview)以警戒小球机和可视化平台,投放语音提示,违规实时提醒,拒不分类投放保留相关有效信息,实现对垃圾分类的有效管理。

    2024年4月8日
  • 旷视科技赋能智能安防行业 斩获年度安防优秀应用品牌奖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端到端智慧城市管理体系在赋能智能安防行业的突出表现,成功斩获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十大年度北京安防行业优秀应用品牌奖”。

    2024年4月13日 知识
  • 听人说,ZNV中兴力维又拿大奖了?

    ZNV中兴力维拥有全球范围内的专业设计团队和运维管理团队,拥有多项资质: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一级资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资格证一级资质,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国内28个工程服务处,31省市全面覆盖;国际4大区域中心,70余国家、地区常驻;能够第一时间内在现场响应客户的方案定制和运维管理需求,帮助客户解决疑难问题。

    2024年4月11日 知识
  • 智慧交通的优势是什么?三大好处告诉你

    随着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开始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现代公共交通的多项安全、效率和成本优势。

    2024年4月4日
  •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重心转向智慧应用

    上海新一轮智慧城市建设要主动适应互联网和先进信息技术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更加突出智慧应用,以需求为导向,将建设重心由网络设施转向智慧应用;更加突出市场机制,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更加突出数据资源综合利用,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升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2024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