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警察五大发展历程与七大优势剖解

目前社会上使用的电子警察系统较多,原理上有两大类:一是数码相机电子警察,二是视频电子警察系统。在使用性能等方面数码相机远不及视频电子警察。

  目前,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道路交通中颇受困扰的突出难题。为缓解这一矛盾,“电子警察”系统已在我国各大城市“上岗”,为城市交通的畅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电子警察五大发展历程


  时至今日,电子警察系统正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中,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硬件上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电子警察系统至今历经了5个不同实现方式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1年之前)


  起步阶段的电子警察系统以“数码相机+地感线圈”为实现方式,虽然能抓拍违法车辆,但是此种方式采用民用数码相机进行抓拍,稳定性较差,并且在设备损坏后,厂家一般不负责维修;其次,由于数码相机更新换代快,同型号的数码相机在一两年后难以找到;且数码相机无法实现连续抓拍,系统无法实现卡口功能。另外,此种方式采用地感线圈(感应棒)进行触发,需要在前端铺设地感线圈(感应棒),而地感线圈是需要在车道上切割环行线槽,然后埋设感应线圈(或感应棒)。车辆通过时感应线圈会发射信号给相应设备,检测算是比较准确。但是由于需要在地下埋设感应线圈,这样在加大了施工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工程的成本。而且麻烦的是当路面变更渠化时还需要重埋线圈。另外,高纬度开冻期和低纬度夏季路面,以及路面质量不好的地方对线圈的维护工作都是巨大的,并且一段时间以后还需要重新更换线圈,施工维护成本相当高。


  第二个阶段(2001年~2005年)


  这个阶段的电子警察系统以“标清摄像机+数码相机”为实现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市面上有了标清摄像机,使得直接通过分析视频的方式来检测闯红灯的违法行为成为了可能。此种实现方式避免了地感线圈存在的缺点,但依然采用民用数码相机进行抓拍,存在稳定性差、更新换代快、厂家一般不负责维修等问题。另外,数码相机无法实现连续抓拍,电子警察也就只能实现单一的对闯红灯违法行为的抓拍。


  第三个阶段(2006年~2007年)


  此时,电子警察系统的实现方式由“标清摄像机+数码相机”过渡为“标清摄像机+标清摄像机”。由于工业级标清摄像机直接取代了民用数码相机,从而避免了采用民数码相机时的缺点,性能相对稳定。但由于标清摄像机的像素低,图片分辨率最大为768×576,尽管可以满足车辆检测的基本管理需求,但也还是无法同时看到车牌和红灯信号,对于公安部门稽查肇事逃逸车辆、套牌车辆、黑名单车辆等的司机面部特征来讲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并且施工量也较大,一个车道需要一台摄像机来做特写。


  第四个阶段(2008年~2009年)


  这一阶段的电子警察系统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高清CMOS摄像机+地感线圈、标清摄像机+高清CMOS摄像机。由于采用工业级高清CMOS摄像机,因此摄像机的性能稳定。同时摄像机可连续抓拍,以实现卡口监测等功能。但由于高清CMOS摄像机存在成像效果粗糙(对光线变化不敏感,抓拍图片有时看不清红绿灯,影响事后处罚)、帧率低(普遍为2~3帧/秒,无法实现视频分析车辆行为和录像的功能)等缺点,也还是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


  第五个阶段(2010年~)


  随着大帧率高清CCD摄像机的普及、视频分析算法的不断优化,此阶段的电子警察系统主要以“高清工业级CCD摄像机”为实现方式。继2004年公安部发布的GA/T496-2004《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4《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之后,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利用交通监控设备处理交通违法的行为,2009年公安部重新发布了GA/T496-2009《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并于2009年5月1日实施,以替代原有标准。新标准对系统的图像清晰度、响应速度、智能程度、图片存储格式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图像的质量来看,只能抓拍单一车道车牌部分图像,而无法兼顾压线车辆和驾驶员面部特征的标清设备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高清设备。


  电子警察系统七大优势


  目前社会上使用的电子警察系统较多,原理上有两大类:一是数码相机电子警察,二是视频电子警察系统。在使用性能等方面数码相机远不及视频电子警察,下面介绍的是视频电子警察系统。


  1、采用先进的视频检测技术和车牌照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地降低了系统的误拍率和漏拍率。


  2、采用先进的虚拟检测技术,不用破路埋设感应器、传感器等设备,减少了工程投资。


  3、不仅记录违法车辆,还可记录违法地点(路口名称),违法闯红灯时间(精确到秒)等信息,为执法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依据。


  4、采用全景与特写结合的方式,使抓拍的信息更充分,全景图片可显现对面红灯信号标志、车辆未通过停车线全景、车辆越过停车线的违法过程,特写图片能充分提供违法车辆的车牌号码、车型、车辆颜色等,为执法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5、在图片上直接进行视频信息字符叠加。保证了图片与字符信息的统一,内部人员很难手工篡改,具有说服力。


  6、全景摄像机采用专为交通特点研制的高性能彩色摄像机,特写摄像机采用高清晰一体化彩色摄像机,可提供高质量的违法图片和宽广的拍摄范围。


  7、系统采用高清晰图像采集技术,图像清晰、色彩还原性好。

电子警察五大发展历程与七大优势剖解
阅读剩余 57%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红外监控摄像机从内到外组成与应用解构

    红外摄像机在视频监控行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道路交通还是企业安防或是智能小区,都离不开其身影。那么红外摄像机到底有哪些功能,其技术是否像网络中宣传的那样适合各行各业使用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2024年4月5日
  • 煤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为确保安全生产,各矿务局加大了安全设施投入,避免煤矿井下作业发生事故,给国家的财产造成损失。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各厂矿调度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不仅能直观、实时地监视和记录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而且能及时发现、处理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为事后分析提供第一手录像资料;通过对煤仓等重要场所的监视,有助于各厂矿防火、防盗。

    2024年1月15日
  • 智能交通之电子卡口系统的技术分析

    整个系统是集通信、信息采集、指挥、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具有管理维护、统计、查询及报表打印等功能,实现对交通违章、肇事逃逸等嫌疑车辆的监控与处置。

    2024年4月10日
  • 普通摄像机变AI电警!宇视云电警新方案点石成金

    宇视科技(uniview)首推云电警方案,以强云+轻端架构,复用已部署的普通海量摄像机,在后端云平台以AI赋能,使普通摄像机实现电警执法功能。宇视云电警已在北京等地规模部署,开启后端交通违法抓拍新模式,高效系统化扩展智能交通管理网络,满足全方位交通治理需求和社会服务响应。

    2024年1月29日
  • 烟台推广智能交通 潮水机场路段率先试行

    在济南机场高速路段智能系统的建设方面,应用可变限速系统的路段增加“可变限速标志”,并配有超速抓拍装置,一般为每2-3公里一个。

    2024年6月14日
  • 道路交通管理中“电子警察”的应用效果

    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电子警察”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作为现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迅速的监控、抓拍、处理交通违章,迅速的获取违章证据,提供行之有效的监测手段,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起了重要作用,它已成为道路交通管理队五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员,以充分发挥它的准确、公正的执法作用。

    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