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法院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科技赋能司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智慧法院作为数字时代人民法院为人民的生动实践,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了数字正义的红利,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以前,上诉案件卷宗移送工作平均耗时15天,现在仅需几分钟;平均每分钟就有51件纠纷在网上成功化解;各类智能化辅助系统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30%以上……

这一串数据反映的是我国智慧法院建设的最新硕果。

数字时代,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杨临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抢抓数字中国建设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目标,把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为人民司法事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智慧法院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车轮向前,双翼齐飞。“在喜迎二十大的氛围中,人民法院积极推进智慧法院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在智慧法院建设方面,我国开创了中国特色互联网司法新模式,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

人民法院在线服务是智慧法院建设的重要成果。许建峰介绍,我国现已建成覆盖四级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提供在线立案、在线开庭、电子送达、委托鉴定等一站式诉讼服务。相关统计显示,以往参加诉讼平均往返法院近6次,现在只需要1―2次,甚至1次都不用跑,提升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网上办案增强了人民法院实现公正的效能。杨临萍介绍,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庭审语音识别、类案智能推送等司法辅助系统的应用,推动庭审效率提高20%以上。在基本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中,智慧法院也功不可没。网络查控累计冻结资金超过2万亿元,仅网络司法拍卖这一项就为当事人节约佣金达619亿元。疫情防控期间,智慧法院保证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北京、杭州、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了一大批有规则意义的互联网案件。此外,人民法院相继出台在线诉讼、在线调解、在线运行3大规则,并于今年5月在全球首发区块链司法应用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司法从技术领先逐步迈向规则引领。

科技赋能司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智慧法院作为数字时代人民法院为人民的生动实践,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了数字正义的红利,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许建峰表示:“人民法院将继续以全面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建设以知识为中心、智慧法院大脑为内核、司法数据中台为驱动的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推进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建设,加强智慧法院信息安全体系防护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明景电子获中共常州钟楼区政府表彰

    常州市明景电子有限公司位于常州市钟楼经济开发区科技园,作为常州市钟楼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明景始终稳扎稳打,恪守“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方针,走民族品牌的发展路线。

    2024年2月6日
  • 2022北美安防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北美市场的发展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可能会导致未来市场前景黯淡,其中包括困扰整个全球行业的供应链问题,这将考验供应商在零部件短缺和物流受阻的情况下按时交付的能力。

    2024年2月20日
  • 三维面部识别软件问世

    人脸识别技术取得新进展,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卡拉法蒂斯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三维URxD面部识别软件。

    2024年2月5日
  • 数字孪生将如何塑造建筑行业的未来?

    如今,数字孪生的概念在建筑行业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信息模型,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准确地模拟物理资产或系统并提供对其操作的洞察力。这项技术可以彻底改变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开发方式,允许…

    2024年2月24日
  • 走下高端神坛 高清高速球追求性价比平衡

    据相关市场调查,目前,高清高速球占球机市场应用份额30%左右,在平安城市、交通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于需要远距离、全方位监视的场所。相对于固定类IPC,球机具备能够控制云台转动方向、电动变焦、自动聚焦等PTZ功能,这些功能会大幅减少使用方对摄像机的部署数量,同时让操作更便利。

    2024年7月12日 资讯
  • 物业服务如何突围?巡逻机器人引领智慧物业新安保模式

    据了解,物业领域使用安防巡逻机器人,除了日常人脸识别、人体检测、口罩检测等功能外,还能智能识别各类异常情况,例如小区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水道积水、井盖缺失、施工检测、废弃物违法堆放等,异常数据依托4G/5G网络上传至机器人云端平台,由监控中心在线判断,并通过多种呈现方式推送警情。

    2024年2月22日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