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海亿达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时动态能源管理系统,有源谐波滤波器,智能配电系统,智能电力…

公司名称

深圳市海亿达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海亿达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时动态能源管理系统,有源谐波滤波器,智能配电系统,智能电力...

主营产品

全时动态能源管理系统,有源谐波滤波器,智能配电系统,智能电力仪表,环保配电系统,IFMS智能设施管理系统,电力系统设计与技术咨询,合同能源管理

应用场景

公司简介

深圳市海亿达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为能源与设施经济安全可控”为企业使命,聚焦于用户端能源系统设施的整体能源管控、电能质量管控与改善等技术领域,是该领域内领先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公司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北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是国家工信部认可具备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是获得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两部认可并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

海亿达公司是能源科技领域领先专业技术企业,通过自身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来实现产品技术的持续创新,同时还通过与西交大、上海交大和利物浦大学国网电科院等国内外大学和技术研究机构进行横向联合研究,保持对该领域技术前沿的持续把握;2012年,海亿达公司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的一项863科研课题已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

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与服务包括:

●全时动态能源管控系统技术产品;

●配电安全与电能质量管控技术产品;

●基于上述技术的整体能源管控系统、配电安全与电能质量改善技术咨询、设计和解决方案服务。

公司产品与服务质量管控体系通过了瑞士SGS认证ISO9001:2008认证,软件研发体系通过了美国SEI软件成熟度国际认证CMMILEVEL3,系统配套硬件产品全部获得欧盟CE(LVD/EMC)电气认证,是美国APS公司中国合作伙伴。

海亿达能源科技基于深厚的行业技术积累,服务于工业、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各行业规模以上能源用户,已为众多行业领导客户与知名企业成功提供上述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中海油、中国石油、美国COOPER轮胎、中集集团、上海虹桥交通枢纽、日本OLYMPUS、京沪高速铁路等用户。

海亿达坚持“持续改善、创新价值、互利双赢”的经营理念,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不断进取,通过为客户创新价值实现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目标。

所在地区

——

公司地址

深圳市高新园松坪山路5号嘉达研发大厦主楼7楼

联系人&联系电话

联系人

联系电话

0755-86185881

阅读剩余 40%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CHN全球首发

    新技术平台采用六层架构分布:分别是机械层、能源层、电子电气架构层、整车操作系统层、整车功能应用层、云端大数据层,同时,CHN平台将软硬件深度解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软件定义汽车,平台诞生的产品具备高集成、高延展、高性能、高续航、高安全、强计算、高智能、可进化的强大能力。

    2024年2月11日
  • 国内楼宇自控一线品牌(国内顶尖楼宇自控品牌解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楼宇自控系统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楼宇自控系统可以通过集成多种设备和技术,实现对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照明、安防等方面的控制,提…

    2024年12月9日
  • 航天科技AIRIOT智慧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随着“双碳”政策和落地的推进,各行业企业围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为目标,逐步开展智能化能源管理工作,通过能源数据统计、分析、核算、监测、能耗设备管理、碳资产管理等多种手段,对能源成本比重,发展趋势有准确的掌握,同时在扩大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及运营成本。

    2024年11月30日 方案
  • 人工智能与智慧园区

    人工智能与智慧园区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慧园区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2023年9月22日
  • 达实助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智慧运营管理平台

    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由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连云港路 66 号,主楼高度 295 米,总建筑面积 16.06 万平方米,是青岛市中央商务区首座航运产业垂直园区,整个项目为支持运营模式,国际航运中心涵盖商业、食堂、健身、共享办公、大型会议中心等多个业态的运营。

    2024年2月18日 资讯
  • 将乌托邦式的智慧城市愿景变为现实

    智慧城市概念的成功交付取决于解决技术挑战,以及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找到正确的技术技能。这意味着要解决城乡生活、人员和车辆的流动性问题,以及公民的安全和保障等关键问题。

    2024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