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不属互联网核心技术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吴建平在浙江省宁波市出席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作“IPv6,下一代互联网连接万物”主旨报告时说,实际上,互联网体系结构技术,才是互联网关键的核心技术。现在,社会上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误解,甚至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当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最近几年,围绕互联网五花八门的名词特别多,从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基本上是一两年一个,且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实际上,这些名词之间是有结构和层次之分的。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吴建平在浙江省宁波市出席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作“IPv6,下一代互联网连接万物”主旨报告时说,实际上,互联网体系结构技术,才是互联网关键的核心技术。现在,社会上经常有各种各样的误解,甚至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当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据吴院士说,互联网第一个层次为通讯,就是用二进制来传递数据的通道,然后在这个通道上连接什么样的计算装置,用什么技术把他们联起来并有序的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是互联网和互联网连接的各种计算装置。在这个平台上才是各类通用关键技术。由于这些通用的技术应用在各行各业,就产生出金融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各种各样的应用。


“互联网和它连接的集中计算装置有两个核心技术,一是计算机的CPU芯片,这项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国家还远远没有掌握;二是各种各样软件里面操作系统,为软件核心技术。我国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进展不是很理想。”吴建平院士说。


“互联网核心技术就是互联网的体系结构,研究互联网各部分组成和其关系。”吴建平介绍,就网络这一层,承上启下保证网络的通达是体系结构的核心,复杂的互联网可以变成一个沙漏结构,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网络层有三个要素:第一,传输格式。所有的互联网数据有一个标准的传输格式,就是IPv4,未来要用IPv6,这是非常重要的要素。第二,转发方式。为了能够使用和包容技术,采用无连接的分组技术。第三,路由控制。我们在路由控制上还不能很好地把握,所以才产生了很多问题。


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吴院士认为,主要是在传输格式和转发方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路由控制要适合各种各样通讯手段的变化,支持各种各样应用的变化,这是最大的难题。其中,有一个演进的特征,互联网不能像3G、4G、5G一样经常变,变得快,这一代互联网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制定出IPv4标准以后到现在才向下一代IPv6过渡。这期间互联网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互联网这些挑战都是在路由控制的范畴进行解决和完善的。


有关IPv4和IPv6最大区别,吴建平院士介绍,首先是,地址变长,由32位变成128位,真正万物互联是用IPv6标准格式去连接万物。只有这样,万物才能找到这个地址,如果没有这个地址就找不到这个物体。其次是,包头简化,增加了很多安全措施,还允许进一步拓展。这是未来互联网变化的基石,且这个变化才刚刚开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互联网现在面临最根本的关键技术是体系结构,且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产生巨大的生命力。这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说,当初设计互联网不是为任何特殊的应用而设计的,是为通用应用设计的;它不是为了特殊的传输手段设计,而是任何传输介质都可以用;它的创新是希望在边缘创新,网络稳定,逐步拓展,且对各种新技术、新协议开放。这就它的强大生命力所在。


当前绝大多数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都是出自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简称IETF),其他国际组织说自己是制定互联网标准的都不要轻信,只有IETF是保证互联网平稳发展,解决互联网发展各种问题的,其最高机构是国际互联网架构理事会。吴建平院士说,这个组织大约有9000个国际标准,只有约100个国际标准是由中国人牵头制定的,而且是近十年开展IPv6研究以后才进入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我国比在计算机CPU、软件操作系统更加单薄,面临的挑战更大,主要是对这些技术掌握不够,话语权不够,造成了不少的损失。


据吴院士介绍,我国在2003年就启动了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设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有一个阶段小结,为科技奥运最大的组成部分,开发一大批IPv6关键技术和应用,可是这些应用和技术耽误了很长时间。其中重要的原因是,2012年IPv4全面分配完毕,国际上没有地址可用。


直到2017年11月,我国才规划部署IPv6行动计划,吹响了中国向IPv6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进军号,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号角。吴建平院士透露,这个行动计划不光对意义阐述的非常清楚,而且作为一个战略需求怎么考虑也说的非常明白,重点任务讲得非常到位,而且都在逐步的落实。今年的目标是2亿IPv6用户,各行各业、各个地区都在动员起来大力发展IPv6。


“互联网是网络空间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互联网体系结构是互联网核心技术。IPv6对解决互联网体系结构挑战提供了新的平台,掌握互联网关键核心技术是解决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问题的‘命脉’,大规模发展IPv6互联网给连接万物带来了发展机遇。”吴建平说。

工程院院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不属互联网核心技术
阅读剩余 28%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转载请注明出处。若需了解详细的安防行业方案,或有其它建议反馈,欢迎联系我们

(0)
小安小安

相关推荐

  • 百度并购GBI Health,爆火的“AI+医疗”路在何方?

    【安防在线 www.anfang.cn】这段时间医疗行业可谓热点频传。先是ChatGPT的火从“搜索领域”烧至“医疗领域”,引发&l…

    2024年2月24日
  • 海淀区与清华大学合作签约,共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3月3日记者获悉,海淀区与清华大学进行合作签约,双方将共建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2024年3月10日
  • AI企业再掀上市热潮 几家欢喜几家愁

    AI初创企业上市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对需要烧钱的人工智能企业而言,前期大量资本的注入,推动AI技术研发及技术落地,然而一轮又一轮融资下需要一个更加合理的渠道实现旧资本退出与新资本的进场,谋求上市便是其中之一。同时,上市不但让企业经营管理更加规范,也为企业谋得了更便捷、更丰富的资本来源。

    2024年4月7日
  • 大数据分析必备的6个核心技术

    大数据领域每年都会涌现出大量新的技术,成为大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分析或可视化的有效手段。大数据技术能够将大规模数据中隐藏的信息和知识挖掘出来,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依据,提高各个领域的运行效率,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集约化程度。

    2024年4月9日
  • 中国5G研发进入全球领先梯队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昨天进入第二天,《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正式发布,其中明确了中国目前5G发展的进度和数字经济的规模。根据报告,中国光纤用户占比居世界首位,5G研发进入全球领先梯队,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居全球首位,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达55%。

    2024年6月16日
  • 大数据技术应用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

    大数据技术是从超过传统数据库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重要的有价值信息的技术。而对于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能源资源、电网运行、用户等信息从原来的一个国家(地区)扩大到全球范围,数据的量级必将迅猛增长,同时必然催生出基于数据的新业态。

    2024年4月11日